第164章(第7頁)

也沒别人,就是王振。

李青對王振沒什麼好感,主要是這厮在曆史上的名聲實在太差,但他又沒其他人選可推薦。

武将打仗,自然不能讓武将做監軍,不然監軍就形同虛設了。

又不能用文官,隻能用太監。

可他對如今的當權太監,一個不熟。

最後,李青隻得無奈建議,“皇上,打仗非同兒戲,王振監軍不是不行,但不能讓他幹涉軍隊,讓他充當皇上眼睛即可。”

“這是自然。”朱祁鎮笑道,“這種大事上,朕豈會拎不清。”

頓了頓,又道:“再者說了,王振雖然跋扈了些,但對上英國公,他屁也不敢放一個,即便他真有那個心,張輔又豈會被他左右?”

李青一想也是,不再多言。

第54章

爆發

一出宮,李青就去了兵部衙門後堂,找到于謙。

“王尚書呢?”

“身體不适,休假了。”于謙知道李青的意思,揮退門口的衙役,說道,“王尚書雖不滿皇上做法,但大事大非上還是拎得清的。”

“他真不會和那些人同流合污?”李青狐疑。

于謙笑道:“先生莫要把文官看得太不堪了,任何群體都有好壞之分,哪怕是那些大地主,也有樂善好施之人不是?”

李青摸了摸鼻子,點頭道:“你說得對,是我對文官有偏見,連帶着看所有文官不是好人,這樣确實不好。”

于謙欣然笑了,他是文官,自然想為自己這個群體正名。

不料,李青又補充道:“不過我看那王骥不像啥好人,但這都不要緊,個人私德方面無甚打緊,隻要在政治主張上,不和我們起沖突就成了。”

于謙:-_-||“先生這是歧視文官。”

“确實。”李青不否認,聳了聳肩,“主要是他們心太黑,不然太祖為何會殺那麼多呢?

太祖在位時他們不敢忤逆,可自太祖駕崩後,這個群體就沒有安分過。”

李青哼道:“若非太宗靖難,大明指不定變成什麼樣呢,你說,我能對文官沒偏見嗎?”

“先生,我也是文官。”于謙說。

李青搖頭:“你不一樣。”

于謙撓了撓頭,好奇道,“從我入朝開始,先生就明裡暗裡栽培、幫襯,這是為何啊?”

“因為……我看你順眼。”李青張口就來。

于謙自然不信,不過見李青不想說,也沒再追問。

他主動岔開話題:“這次京師留多少人?”

“四萬吧。”李青笑着說,“留下四萬一樣能平定動亂,事情發展到現在,基本已經分出了勝負;

雖然即将面臨動亂,但實際上結果已經注定,看似危急,實則不過是水到渠成罷了,你也不用太緊張,保持一顆平常心即可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