至少,王振對他忠心,聽他的話,這就夠了。
~
王振領着錦衣衛來到奉天殿廣場,挑了倆看不順眼的,每人二十廷杖,着實打!
雖沒打死人,卻也廢了七成,即便傷好,也得落下病根兒。
于是乎,群臣的憤怒值,從朱祁鎮身上轉移到了王振身上,個個恨不得食其肉,寝其皮。
但皇帝不露面,他們也隻是無能狂怒罷了。
數日過後,眼看口嗨解決不了問題,于是他們幹脆改換思路,集體請假,直接撂了挑子。
誰料,他們不幹了,小皇帝的病卻好了。
于是,次日早朝,奉天殿。
朱祁鎮一到,憋了許久的群臣徹底爆發。
“皇上如此,心裡還有百姓嗎?”
“出兵這樣的大事,皇上卻連議都不議,如此乾綱獨斷,實非明君所為。”
“皇上豈不知,兵者,兇器也,聖人不得已而用之?”
……
朱祁鎮也不言語,神色淡然,絲毫不生氣,竟還饒有興趣地翻閱起禦案上的《永樂大典》來了。
直到早朝時間快結束,群臣這才停歇下來,不是他們罵不動了,而是小皇帝臉皮太厚,一味的罵,解決不了問題。
朱祁鎮伸了伸懶腰,又清了清嗓子,“都說夠了?”
群臣:“……”
“說夠了,朕說兩句。”朱祁鎮道,“稍後,所有人随朕去東苑,大軍已經就緒,馬上就要出發,随朕一起送送他們。”
什麼?群臣震驚。
這才幾天啊,軍需就調度好了?
一群人看向王佐,王佐苦巴巴地點頭。
他有什麼辦法,一個張輔,一個于謙,任何一個都夠他喝一壺的了,何況還有動不動就來一句:“請王尚書随下官進宮。”的李都給事中。
三人沆瀣一氣,他們沒有半點兒招架之力。
一群人面面相觑,心中隻有一句話:完了,真動兵了!
他們是文臣,卻也知道三大營的實力,三大營平叛,根本費不了多大功夫,也不會有任何意外。
隻是時間問題罷了。
群臣還未反應過來,朱祁鎮又說:“江浙倭寇橫行,朕心難安啊。”
“皇上,不能再動用刀兵了。”王佐自覺無顔面對同僚,第一個站了出來,“皇上,國庫糧食是多,但銀子少啊,
再動刀兵,怕是銀饷吃緊啊!”
“大明什麼時候這麼窮了?”朱祁鎮皺眉,“王愛卿,戶部的賬目你當朕不知嗎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