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68章(第3頁)

“似乎比想象得還要輕松不少啊!”李青輕輕點頭,“大軍去增援了嗎?”

“嗯,英國公回來不久,朕就調兵十萬開赴麓川,距今已有月餘,想來他們已經到了。”朱祁鎮說。

李青輕松笑了,事情沒做之前,他覺得撥亂反正不容易,但真做了,卻發現沒自己想的那麼難。

“難為英國公了。”李青抿了口酒,歎道,“他這一把年紀,還要南征北戰,着實辛苦。”

朱祁鎮點點頭,又搖了搖頭:“這次挂帥的不是張輔。”

“不是他?”李青詫異道,“除了他,還能有誰啊?”

“王骥。”朱祁鎮解釋道,“本來朕也想讓張輔去,但張輔身體抱恙,沒精力再挂帥了,朕隻好換人。”

李青眉頭緊皺:“可你有無想過,讓文官帶兵的後果?”

“先生莫急。”

“能不急嗎?”李青沉聲道,“我們之前的一系列舉措,就是為了削弱文官集團力量,你可倒好,直接搞出個文官帶兵,你這簡直……胡來。”

朱祁鎮無奈道:“先生能不能聽朕說完?”

“唉…你說吧。”李青先前的喜悅蕩然無存。

“先生之前說過,秀才造反三年不成……”

“那你也不能讓文官帶兵啊!”李青道,“是,目前武将也不盡可信,但相比之下,讓文官帶兵弊端更大,别忘了,我們取消鎮守大臣,就是為了防止文官影響軍隊。”

朱祁鎮苦笑,“先生你還讓不讓朕說話了?”

李青悻悻地抿了口酒,“說吧說吧。”

朱祁鎮組織了下語言,說道:“目前的情況是,文臣武将大多數跟朕不合,主要就是海上貿易的原因,

但王骥不同,他家在保定府,距京師很近,他不是南方人,也沒經營海上貿易,所以麓川平亂對他無任何影響,這是其一;

其二呢,他這次是向王振行賄,然後王振舉薦給朕的;這說明王骥是個功利心極重的人,同時也從側面證明他想打赢這一仗;

其三,他不跟朕對着幹,盡管有所圖謀,但也算忠心。”

李青歎了口氣,“你說的很有道理,不過這個口子一開,以後怎麼辦?”

“這個朕也想過。”朱祁鎮道,“待仗打完,朕決定給他個爵位,同時取消他兵部尚書的職位,讓他棄文從武。”

朱祁鎮笑着說:“先生以為如何?”

“一般般吧。”李青歎道,“這種事可一,不可再二再三,不然文武幾乎不分家了,事情更難辦。”

朱祁鎮笑容一僵,但仔細一想,确實是這麼個理兒。

原本自以為高明的想法,被李青一言戳中破綻,朱祁鎮備受打擊,頹然道:“是朕思慮不周。”

李青見他滿臉失落,笑道:“不過,單從這次來說,皇上處理得還是挺好的,王骥有所求,且所求之事和皇上的政治主張高度一緻,用他是十分正确的選擇。”

少年人的自尊心最強,何況還是一國之君,不可矯枉過正。

朱祁鎮笑笑,輕抿着酒。

李青又道:“那我也向皇上說說交趾方面的事吧。”

“那裡有什麼事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