弄嘞不賴。”
“是啊!”朱允炆深有同感,“之前很長一段時間,我都擔心重蹈覆轍,沒想到亂子平定的還挺快,且沒造成較大的影響,師兄你是真的很厲害。”
“那是,我是誰啊。”李青牛氣的不行,“揮一揮衣袖,一切陰謀陽謀灰飛煙滅。”
“嘁~說你胖你還喘上了。”李景隆撇了撇嘴,“這次來是為了什麼公務?”
李青笑道:“那你嘴可得嚴點兒,别到處亂說。”
“我是那樣的人嗎?”李景隆不爽。
李青笑而不語,朱允炆也神情古怪。
“好了好了,我不往外說就是了。”
其實往外說也沒什麼打緊,織造局整頓的事肯定是藏不住,隻是李青不想還沒下手就暴露。
“重開織造局。”李青說。
“好啊!”朱允炆振奮道,“重開貿易太有必要了,現在貿易幾乎被富紳、官紳占完了,長此以往下去,非大明之福。”
李景隆也贊許道:“看來當今皇帝也是個英主。”
“算是吧。”李青道,“他聰穎,睿智,這是優點。但也有缺點,年紀小,較之前幾任帝王,終究是有些不成熟,行事有些急躁,還不夠穩重,還有待改進。”
頓了頓,“幸賴,他很聽勸。”
朱允炆欲夾菜的手一頓,臉上火辣辣的燙。
昔日,他要聽勸,四叔斷然不會反。
朱棣靖難,完全就是被逼急眼了。
“這一點,他比我強。”朱允炆讪讪道,“似乎四叔這幾代人,都比我強。”
“确實。”李景隆深以為然地點點頭,接着又補了一刀,“兄弟你的确不是當皇帝的料子。”
“……”朱允炆:瞎說什麼大實話啊。
李青笑道:“好了,不說公事了,織造局恢複生産不是一天兩天的事,年前我就不回去了。”
聽到這話,李景隆總算是有了笑臉,“算你還有良心。”
李青問:“老弟你這身體如何?”
“還行。”李景隆笑道,“老爺子教了我一套養生功夫,别說,還挺管用,再陪你走個幾年不成問題。”
說着,臉上笑意逐漸斂去,埋怨道,“可你他娘的人都不回來,就知道守着那京師,連兄弟都忘了。”
“瞧你說的,我有那麼無情嗎?”李青說道,“以後局勢沒那麼緊張了,我會常回來看看的。”
“那就好。”李景隆舉杯道,“來,喝,我一杯你三杯。”
…
李景隆終是老了,沒飲多少就喝大了,又開始說渾話,說當年意氣風發,說着說着,又想起藍玉了,哭了鼻子。
勸了好久,才勸下他。
送走李景隆,李青跟朱允炆叙了會兒舊,又跟師父談了半個時辰的心,然後出了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