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2章(第1頁)

李青扶額,咋就說不聽呢?

說到底,在朱祁鎮心裡,皇權才是最重要的,在皇權面前,任何事都是可以讓路,妥協的。

但這是大明王朝命運的轉折點,李青實在不想錯過。

“皇上,可願聽我句肺腑之言?”

朱祁鎮想搖頭,但終是不忍心,李青為他,為大明做的太多了。

“先生說吧。”

李青道:“假設那個沈鑫真如皇上所說,走到了那一步,要殺他也不難;

别忘了,他起勢的前提是什麼?”

“是什麼?”

“侵害其他富紳、官紳的利益,這也從側面說明,即便他起勢,也無法做到讨好所有人。”

朱祁鎮蹙眉。

李青反問,“既然不是鐵闆一塊,皇上殺他又有何難呢?”

“先生說的有一定道理,但朕還是覺得不夠穩妥。”朱祁鎮依舊堅持,卻也退了一步,“朝廷不會明面上支持他的,不能開這個口子。”

頓了頓,又道:“當然,朝廷也不會找他麻煩,先生可以忽悠他自力更生。”

李青咂吧咂吧嘴,“就……幹畫餅啊?”

“這是朕所容忍的極限了,若不是先生,朕連這個都不會同意。”朱祁鎮說。

李青無奈點頭:“行吧。”

“對了,還有件事兒…想請皇上允準。”李青說。

“先生請說。”

“我想再去金陵。”

朱祁鎮皺眉,“離過年也就半個月了,再說…你不是剛回來嗎?”

“就目前而言,培養資本利國利民,我想努力努力。”李青認真道,“皇上,在培養沈鑫的同時,也在削弱官紳的影響力,這對百姓,對大明,對皇上你來說,難道不是好事嗎?”

朱祁鎮怔怔無言,思慮良久,才道:“那就稍微幫助他一丁點兒。”

“皇上英明。”李青稍稍松了口氣。

“過了年再去吧。”朱祁鎮輕聲道,“好好在家歇歇。”

李青笑笑:“在哪兒過年都一樣,這件事越早落實,對大明好處越大,等忙完了再歇息也不遲。”

“那好吧。”朱祁鎮歎道:“既然先生執意如此,那朕就成全了你,帶上小六子一起,他能幫你減輕些負擔。”

“好。”李青點點頭,又道:“除了小六子,還請皇上再派兩位司禮監随堂太監,分别監管蘇杭織造局。”

朱祁鎮瞬間明白李青用意,贊道:

“這招妙啊,若仍由小六子下屬監管蘇杭織造局,勢必會造成一家獨大的局面,如今再派上兩個同級别的,就杜絕了這種情況;

且朕已經允諾小六子,好好幹兩年,回來就升他做秉筆太監,在有掣肘的情況下,他就不可能大貪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