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9章(第7頁)

兩人見他出來,起身走上前,朱允炆想說些什麼,但他自己都傷心的緊,沒辦法安慰李青。

張邋遢拍拍李青的肩,“走吧,我們回家。”

“哎,回家。”李青木然點頭。

~

次日,李青、朱允炆來曹國公府吊唁,送上挽聯。

經過一夜休息,他不再那麼悲傷,但依舊心情沉悶、壓抑。

尤其是聽着李家子嗣的哭喪聲,他有種想逃離的沖動。

李家在金陵的影響力極大,名人名流都來了,靈堂擠得滿滿當當。

李青憋悶的透不過來氣,他沒有待太久,應有的禮節走了一遍,便回府去了。

接下來的幾日,李青渾渾噩噩。

七日後,李景隆下葬。

葬禮規則不算高,遵李景隆的遺囑,一切從簡,李青一路相送,親眼看着好兄弟下葬,又為其上了三杯酒,然後行屍走肉般離開。

接着,李青又去了藍玉墓。

自說自話了大半天,他自己都不知在說些什麼。

然後,栖霞山……

回來後,李青沒有再出門,一直在家裡躺屍。

睡醒就吃,吃完繼續睡,鹹魚了五六日,眼瞅着要出正月了,李青才從頹廢中擺脫出來。

織造局,沈家,各走了一遭,最後去了曹國公府,以防兄弟剛走,他的子嗣就因分家産鬧起來。

李家子嗣都很忙,這段時間他們一直很忙,之前忙着辦老祖的喪事,現在忙着分割遺産。

曹國公的基本盤由李家嫡長子繼承,其他幾支要麼繼承生意,要麼繼承錢财。

家主換人了,其他幾支開始陸續搬家。

幸賴,遺産分割還算順利,親族之間沒有鬧紅臉。

小李宏的父母是庶子中的庶子,并未分到實質性的産業,隻分得一大筆錢财。

這對兒小兩口沒什麼能力,也不善經商,于是便花大價錢在李青家對門買了座宅院,将心思用在了經營兩家關系上面。

經常來府上走動,有時還會讓兒子在府上留宿。

李青知道他們的用心,卻并不在乎,他既然認了幹兒子,以後自然是要把家産交給小家夥兒。

這偌大的家業,總要有人打理,也算是為兄弟的子嗣盡一份力。

李青的家底兒本就殷實,加上這些年朱允炆的打理,李景隆的幫襯,總資産已過百萬兩。

且都是不動産的那種優質資産,基本沒有什麼風險。

起初小家夥兒怯生,但沒過幾日就和他玩兒熟了,小孩子很讨喜,身上奶香奶香的,無形治愈着李青。

一不留神兒,都二月中旬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