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心而論,朱祁鎮不算是個英明神武皇帝,但至少不昏庸,大多時候也很聽勸。
這次之所以如此,也是基于皇權的角度。
至于民間輿論,說朱祁鎮任嘛不懂,都是受了王振蠱惑,這完全是士大夫在主導,真實情況則是截然相反。
王振隻是朱祁鎮的傳聲筒,真正‘作惡’的是朱祁鎮。
不過,朱祁鎮做的惡,并非針對百姓,而是文官集團、勳貴、富紳、官紳……這一集體。
朱祁鎮從未做過收刮民脂民膏,不顧百姓死活的事。
奈何,在這時代,輿論是掌握在士紳手中。
說實話,從皇權的角度出發,朱祁鎮這麼做是錯誤的,甚至大錯特錯,在封建王朝跟世家大族作對,是非常不智行為。
原因無他,百姓好欺,世家難纏。
不過若把眼光放長遠,貫穿整個王朝來看,他這麼做完全正确,百姓是好欺負,但曆來封建王朝都是被百姓推翻的。
朱祁鎮不算錯,隻是手段太剛了。
一是因為他年輕,二是因為他壓抑了太久。
在這種情況下,李青舌燦蓮花,他也是聽不進去的。
~
十月,王振來報:
查抄走私貨品上百車,斬殺走私頭目三十餘人,所查抄之貨品,正在運送京師。
朱祁鎮精神大振,讓王振再接再厲。
本來還要花錢收購,現在倒好,直接查抄,一分錢都不用出他自然開心。
李青卻是憂心忡忡,他知道,早晚會出事。
事實也正如他所料的那般,果然出事了。
臘月。
麓川再亂,緊跟着,緬甸、暹羅也亂了,并有進犯雲.南的架勢。
消息傳至京師,已是臘月二十。
朱祁鎮震怒之餘,也有些疑惑。
他隻是不讓走私了,并沒有說不跟麓川、緬甸、暹羅做生意啊?
麓川動亂他可以理解,這家夥一直都不老實,緬甸嘛,距離雲.南近,想趁機亂中取利,他也能勉強接受,但暹羅跟着起哄是什麼鬼?
王振能力還是可以的,很快傳回麓川動亂的詳情:
原來是走私的貨比原有價格低一倍,麓川是買不到物美價廉的貨,從而反叛。
乾清宮。
朱祁鎮将信紙遞給李青,“先生,你怎麼看?”
“嗯……暹羅、緬甸還可能是因為這個原因,但麓川肯定不是,他們一直不老實,隻是找個由頭罷了。”李青看過後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