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是開戰!
除此之外,沒有第三條路,你若拿不定主意,可回去跟你們太師彙報。”
于謙十分強硬,他知道鞑靼不敢殺朱祁鎮,頂多就是讓他吃些苦頭。
為了大明,皇上應該能理解……于謙心裡想着,轉眼瞧見粗犷漢子正在死死盯着他,登時就怒了。
“你瞅啥?”
“……”粗犷漢子咬牙道:“算你狠,咱們走着瞧。”
到底是在大明地盤兒上,粗犷漢子不敢胡來,主要是于謙一看就不好惹。
惹怒了對方,萬一人家把他殺了,他也沒地兒說理去,太師不會為給他報仇,殺掉大明皇帝。
“不送!”
…
粗犷漢子出了城,這才猛地回過味兒來,自己連飯都還沒吃呢。
不過,他也不餓了,氣都給氣飽了。
他娘的,大明欺人太甚!
粗犷漢子氣急敗壞,想領着三千人劫掠一番洩憤,但想到太師還等着回信兒,且這麼大的事也不能耽擱,便招呼手下急急往回趕。
三千人即便敞開了劫掠,又能劫多少?
~
于謙怒怼鞑靼使者,對方憤然離京的事情很快傳開。
霎時間,跟于謙立場鮮明的官員死命攻讦,彈劾于謙不顧皇帝死活。
本就混亂的朝堂,更加混亂。
朱祁钰對于謙印象挺好,幫着說了兩句話,結果捅了馬蜂窩,被人陰陽怪氣的影射他心懷不軌。
朱祁钰哪裡遭得住,很快就敗下陣來。
告狀告到孫氏那兒,但孫氏卻選擇冷處理,并未治于謙的罪。
孫氏很精明,她看得明白大勢。
這種情況下,盡快推大孫子上位才是最緊要的事。
鞑靼随時都可能打過來,張輔已經沒法用了,其他人又怕事兒,于謙雖然讨厭,但他不怕事,敢擔擔子,能力也是上乘,又有吏部王直、京營楊洪對他馬首是瞻,萬不能治罪。
但大多數文官并不這麼想,他們隻知道再不遏制于謙,以後他們将活在于謙的陰影下。
倒不是他們不能容人,而是于謙跟他們完全不一路,幾乎處處針對,他們自然不願讓于謙成為權臣。
鞑靼還未來犯,朝廷卻自己先亂了起來,如此情況,真可謂是親者痛,仇者快!
于謙滿心憤懑,不由想起李青走時留下的六字真言:
“用重典,做減法!”
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