楊洪出班,甕聲道:“太後,士兵在前方賣命,要是做主的是兩歲的孩……皇帝,那哪還有軍心士氣,将士們戰力必定下滑嚴重,甚至會出現逃兵,一旦有人做了逃兵,将會一發不可收拾。”
“臣附議。”張輔拱手道:“敢問太後,兩歲的皇帝如何讓将士們心安?”
孫氏色厲内荏:“你們這是要造反嗎?”
“臣等不敢。”于謙語氣誠摯:“太後,太子是皇上的親子,若鞑靼挾持皇上殺來,将士們面對的可就是天子生父;
在這種情況下,他們敢盡力嗎?”
一言驚醒夢中人,這時,群臣才意識到,其中竟還有這麼一層複雜關系。
是啊,當着兒子打老子,擱誰也不敢實心用命啊。
打不好有罪,打好了還是有罪,這仗還怎麼打?
一時間,跟于謙不對付的大多官員都沉默了,這的确是個問題。
孫氏面色接連變幻,陰晴不定。
卻在這時,翰林侍講學士徐程出班道,“臣以為,鞑靼挾大勢而來,不可力敵,大明主力在外,實不宜開戰。”
張輔冷哼:“問題是人家要開戰!”
“國公此言差矣。”徐程微笑道,“他們可以開戰,但我們可以不接啊!”
衆人疑惑,孫氏也看向徐程。
享受着所有人的矚目,徐程有些飄飄然,清了清嗓子,道:“南直隸六部齊全,也是大明發家的地方,臣的建議是——南遷!”
“刷——!”
群臣嘩然。
誰也沒想到會有人提這麼個建議。
該說不說,南遷的确很有市場,自遷都北.京後,群臣鬧南遷不是一天兩天了,那裡富庶繁華、氣候宜人,也是大多數官員的老家。
遷回南直隸,油水也會更大,可謂是好處多多,這建議符合絕大數人的利益。
要知道,就連于謙也是南方人。
徐程看着面色各異的衆人,暗暗得意:出頭的機會終于來了。
他正欲長篇大論,于謙倏地厲喝:“宋朝的靖康之變不會發生在大明身上,敵人還沒打過來呢,就怕成這樣?
主張南遷與秦桧何異?
其罪當斬!”
這一吼,振聾發聩,連孫氏都是一個激靈。
徐程臉色潮紅,羞憤難當,挽尊道:“我隻是為了大明的江山社稷。”
“你也敢說為大明江山社稷?”于謙震怒。
之前群臣揍王振時,他都忍了沒動手,但這次,他是實在忍不了了。
王振做的惡加起來,也抵不上主張南遷半分。
真要遷回去,大明可就剩半壁江山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