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05章(第1頁)

朱祁钰倒是拉着李青聊了許久,言語間很是親熱。

掌權後,朱祁钰投入精力最大的事并不是處理國政,而是複習朱祁鎮在位時的舉措。

通過這種方式,可以讓他更快,更直觀的了解國事,熟悉群臣。

朱祁钰越是了解,越發現這個七品都給事中的不凡,加上于謙和李青的親密關系,讓朱祁钰更加覺得李青不凡。

李青曾做過朱祁鎮老師的事,朱祁钰知道,但他并不在意。

要說,于謙也做過朱祁鎮的老師,這些并不重要。

朱祁钰覺得,隻要是忠臣,能臣都是可以用的。

不得不說,朱祁钰的确心胸寬廣,朱祁鎮留下的班底他是一點兒沒動,完全沒那種一朝天子一朝臣的做派。

就連錦衣衛這個隸屬皇帝的機構,朱祁钰都沒動,錦衣指揮使依舊是馬順。

朱祁钰想要的是安定,而不是提拔自己人。

當然,這也不排除他想樹立一個絕對正面的仁君形象,但不管怎麼說,李青對這個新皇帝的感官極好。

凡事論心無完人,朱祁钰能做到這份兒上,已經遠遠超出他的預期。

同時,也讓李青覺得,朱祁钰做皇帝一點不影響自己的布局,甚至比朱祁鎮在位時,還要利于他施行計劃。

從某種方面來說,朱祁钰和朱允炆有些像,卻又不完全相同。

朱祁钰性格溫淳,沒有太遠大的抱負,做事求穩。

朱允炆則是典型的外柔内剛,做事用力過猛,兩人有相似之處,卻不盡相同。

真要說的話,朱祁钰勉強算是低配版的小胖。

能力比不上,抱負也欠缺些,但對李青來說,這都不要緊,他會兜底兒。

目前來說,大明的基本盤非常穩定,發展前景也極好,就需要一個求穩的皇帝。

隻要皇帝不作妖,大明會越來越好。

一番相談下來,李青心中的顧慮消弭,渾身輕松。

他沒能阻止朱祁鎮的命運,卻改變了大明的方向,這一戰明軍是折損不小,但鞑靼也沒落着好。

這還隻是明面上的,後面鞑靼回草原後,定會更加難過。

且這一戰,并未影響到大明民間,大明還是欣欣向榮,這就夠了。

~

離開了皇宮,李青轉身去了錢府。

到地方錢府時,都下午了。

朱祁鎮北狩的事兒不是什麼秘密,錢家人都知道了,他們自然難受,甚至可以說是人心惶惶。

太上皇後聽着名頭大,但和皇後差遠了,錢家一下子從皇親國戚,變成前皇親國戚了。

錢貴這些天愁的不行,唯恐自己的中府都督同知不保。

朱祁钰可不是他女婿,人家有自己的正宮,晉升皇後隻是早晚的事罷了,而他閨女……偏偏太子也不是他閨女所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