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明的君王都換五個了,洪武朝相熟的故人都已去世,侯爵不侯爵的又有什麼可在意的呢。
現如今,洪武時期的人,也就一個遠在交趾的朱高煦還在世了。
唉,也不知那厮現在如何了,不過傻人有傻福,那家夥腦子不好使,但身子骨沒的說,應該還能扛一些年……李青籲了口氣。
封侯的第二日,他上了朝,直接從末尾排到了第一梯隊。
李青掃視衆人,想看看誰敢當他面說,結果一個都沒有。
當面給李青不痛快,要付出的成本太大了,甚至會有生命危險,混進朝堂可不容易,誰不得掂量掂量?
朝堂上唯唯諾諾,背地裡重拳出擊,這是大多數人的為官之道。
還美其名曰:這叫風度!
一次朝會過後,質疑聲小了很多,反正已經成了既定事實,他們也不犯不上再做無用功,平白得罪李青。
大家繼續各忙各的,平靜的朝局在激情一段時日過後,又恢複了平靜。
甚至都沒人提太上皇的事兒。
李青又不上朝了,這是他的常态,不過他時常進宮,跟朱祁钰聊些草原事宜。
官場基本穩住,民間貿易如火如荼,李青也有精力為擴張版圖做準備了,隻要幹成了這件事,不管未來如何,最不濟也算是給後世留下‘遺産’了。
李青很上心,朱祁钰也很上心。
九月份。
在李青的建議下,瓦剌三分之一的貿易貨品,大明用火器來結算。
朱祁钰同意了他的建議,用一部分火器,買瓦剌一部分貨品,先試試水。
而伯顔帖木兒也沒讓二人失望,在景泰二年冬月,就打響了第一炮。
原本因鞑靼折損過重,而逐漸趨于平靜的草原,再次掀起血雨腥風。
朱祁钰得知後,立即就要推出友好政策,歡迎草原部落加入大明,但被李青勸住了。
上趕着不是買賣,等到瓦剌越打越猛,多數草原部落遭殃後,再推出招攬國策不遲。
朱祁钰百爪撓心,但深思熟慮後,又覺得李青的建議更具性價比,便強行壓了下來。
不過,他把火器結算份額,提高到了二分之一。
并向伯顔帖木兒表示:仗你盡管打,缺錢言語一聲,朕全力支持你來統領草原。
皇帝如此夠意思,那伯顔帖木兒也沒什麼好顧慮的了,當即就提交二百門大将軍炮的貸款申請。
朱祁钰接到申請,也沒說的,趕在年前就把火炮送到宣府,讓瓦剌派人來取。
想來,有了這二百門大将軍炮加入,瓦剌會更加兇悍……朱祁钰不禁歪嘴一笑。
…
第44章
草原大戰,大明得利
過年了,李青沒有請假,今年他不想回去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