但瓦剌并未吃大虧,這些年的仗可不是白打的,又有明朝火器加持,他們依舊強悍。
不過,盡管瓦剌足夠強悍,面對本地人的群毆,還是有些吃不消。
很快就扛不住了,隻能向大明繼續貸款。
瓦剌不好受,草原上各部落也沒強哪兒去,但沒辦法,不反抗就隻能坐以待斃,他們别無選擇。
景泰八年,
李青見時機已經成熟,立即促請朱祁钰推行招撫國策。
朱祁钰聽到李青建議,輕輕笑了。
五年,他足足等了五年,每次他想推行這一國策,都被李青以時機未到為由,擋了回來。
這一次,終于可以将收回草原提上日程了,他還有什麼可猶豫的?當然是果斷推行!
李青還特意加工了一下,稱:大明是見瓦剌腹背受敵,特意施行這一國策,為瓦剌減輕壓力。
伯顔帖木兒能說什麼?大明真是仗義啊!
畢竟……大明這麼做,的确緩解了瓦剌的壓力。
草原上的小部落最先響應,他們在草原上普遍打不過别人,都是挨打的份兒,投奔大明是他們唯一出路。
這時,和勇這個前太師,總算是有了用武之地。
朱祁钰提拔他為右都督,總領投奔而來的草原部落,當然,朱祁钰并不是很放心和勇,便讓李青也加入其中。
李青愛偷懶,但關鍵時候從不退縮。
他跟和勇通力協作,開始往遼東輸送人口,隻大半年功夫,輸送了近十萬人。
在李青的建議下,大明出錢、出糧,積極建設遼東,間接帶動了,苦寒的遼東經濟發展。
臘月二十八,
李青受诏返回京師,進宮面聖,向朱祁钰彙報遼東現狀。
“目前遼東局勢很好,基礎建設得到長足進步……”李青說完好的,話鋒一轉,道,“不過……還有些不妥之處。”
朱祁钰笑呵呵道:“先生每次提出問題之前,就已經想好了解決之法,想來這次也不例外。”
他打趣道:“對朕還不能知無不言嗎?”
李青哂然一笑,直言道:“臣建議皇上推行一項國策,允許漢蒙通婚。”
“這個……”朱祁钰微微蹙眉,“怕是不好執行下去啊,百姓……”
“不強制,”李青道,“隻是單純的亮明朝廷态度,百姓樂意娶草原女子,或者樂意嫁草原男子,朝廷都是支持的,這樣做,可以避免有雙方看對眼,卻不敢逾越的情況。”
“這倒沒問題。”朱祁钰點頭,沉吟道:“先生考慮的也是,想要真正融合,唯有通婚一條路,不然隔閡永遠無法消除。”
頓了頓,“你看這樣如何,漢蒙小夫妻成親,朝廷發放一部分資助。”
“不可。”李青斷然搖頭,“雙方才剛開始接觸,彼此都不熟悉,這樣做,會有人為了利益,強制兒女娶嫁蒙人,很可能釀成悲劇。”
李青道:“等雙方對彼此生活習慣熟悉,并接受,且兩廂情願結合才是上策,朝廷亮明态度就行,讓雙方自由選擇。”
“嗯…還是先生想的更周到。”朱祁钰颔首,笑道:“這大半年先生辛苦了,好好在家過個年,出了正月再忙公務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