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26章(第1頁)

朱祁钰不禁反思,若無李青、于謙等一小撮兒人,他會是個怎樣的帝王?

大概…也會是個昏君吧!

火鍋還冒着熱氣,但随着炭火漸消,已經不再翻湧了,湯汁也少了許多,朱祁钰嘴角泛起一抹苦澀,加炭、加湯。

三日後,李青帶着一行年輕人,向朱祁钰辭行。

朱祁钰親自相送,送出皇城。

望着漸行漸遠的隊伍,他怔怔出神,眼底深處有着一抹絕望。

一種大徹大悟,看透一切卻又無力扭轉的絕望。

“皇上,永青侯他們走遠了。”小恒子小聲提醒,谄笑道,“永青侯本事大着呢,定能完美處理遼東事宜,皇上莫憂。”

朱祁钰眼眸眨了眨,忽的笑了:是啊,他比我看得更透徹,也更絕望,但他并未放棄,反而一直為之努力,沖在最前沿;

而我身為皇帝,又豈能放棄?

他眼中的那抹絕望消失,取而代之的是鬥志火焰。

朱祁钰深吸一口氣,朗聲道:“擺駕回宮!”

自今日後,景泰帝更勤政了。

朱祁钰确如他自己所說,沒有雄才大略,但他不懈怠,以勤奮彌補……

三月,山.東半省銅錢置換寶鈔開啟。

七月,再度開啟銅錢置換。

時至九月,山.東全境完成兌換。

期間,于民間購銅,開采銅礦,從日本貿易得來的銅,全被送去了寶源局。

大明鑄錢成本直線飙升,是印鈔的數十倍,但朱祁钰并未因此心疼。

~

景泰十年。

二月,河.南半省開啟銅錢置換。

六月,全省兌換完成。

八月修長江堤壩,十月治理黃河。

朝廷花錢如流水,國庫幾乎沒有盈餘,但民間卻是極具繁榮,太多的就業崗位,讓他們有了掙錢的機會。

這也是上升的渠道,生活品質的上升!

百姓逐漸從吃飽,往吃好上面追求,積極向上。

~

景泰十一年,二月。

李青完成了工作交接,從遼東返回京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