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26章(第3頁)

李青點頭:“皇上請。”

這時代的考生,可比後世苦逼多了,别的不說,單是這長途跋涉就不輕松,考試更是煎熬,蹲在一個活動都困難的小房子裡,去搏心中的飛黃騰達夢。

然而,能沖到殿試者,寥寥無幾。

殿試隻考策問,考生天不亮就進入考場,曆經點名、三卷、參贊、行禮……然後在八股的限制下,奮筆疾書。

不過殿試還好,通常隻考一天,日暮時分交卷,經受卷、掌卷、彌封等官,謄錄、密封,收存,最後交由審卷官,交叉審閱。

審卷官看到是考卷,沒有名字,字迹也都是一樣,且和監考官完全隔開,制度嚴明。

科舉曆經數朝,近千年的時間,早已十分成熟,至少流程上面幾乎沒有漏洞。

審閱官經過重重審核,最終選出十名都被承認最好的試卷,呈送給皇帝,由皇帝選定狀元、榜眼、探花。

整個大明,能進文華殿目睹天顔的考生,就隻有這麼十個人。

這難度,比後世清北可大多了。

不過話說回來,狀元、榜眼、探花的誕生,通常和水平沒多大關系,到了這個層次,水平都差不多。

說白了,也就皇帝一句話的事。

這是個講眼緣,真要說硬性指标……也是有的,那就是顔值。

通俗說,看臉!

曆來新科狀元,都是大帥哥。

以李青這顔值,隻要沖進前十,狀元基本沒跑。

——

文華閣前。

禮部讀卷官、莘莘學子早已等着了,待龍辇停下,李青、朱祁钰走出來,立即下拜行大禮。

李青避之一旁,觀察着這些學子。

他看到了這些人的欣喜、惶恐、憧憬……種種情緒交織在一起,最後化作激動,表現在臉上。

這些考生們也在不經意打量着他,似乎超級豔羨他能和皇帝共乘一轎。

他們不敢多看,小心翼翼的,怕惹得大人物不喜。

李青心道:“今年的考生質量,似乎不錯,至少這些人都不像那種大富大貴人家出身。”

這種謹小慎微到極點的眼神動作,不似裝出來的。

朱祁钰隻簡單說了些場面話,便率先進了文淵閣。

文淵閣内。

讀卷官跪讀考生試卷内容,李青、朱祁钰靜靜聽着,心下做出評判。

小半時辰後,讀卷官朗讀完畢,行了個禮退了出去。

朱祁钰閉上眼眸,在心中做着取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