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29章(第6頁)

“說好喝酒,卻弄了我一肚子氣,真是的……”他拄着拐杖,憤憤離去。

望着他的背影,李青輕輕笑了:憨憨終究釋懷了。

太宗、仁宗、宣宗,看似多選,實則隻是單選題,老子、大侄子,都不是憨憨的菜,隻有仁宗可選。

但憨憨并未選仁宗,由此可見,他心裡還是承認并認可父親的。

李青辛酸又欣慰,最後化作一聲長歎,好似了卻了一樁夙願。

不知不覺中,他已經扮演起大家長的角色,既是大明的大家長,又是朱家的大家長。

這一點,李青本人都不自知。

這麼多年下來,他已經完全融入了大明,看問題不再以後世的眼光來看,也不再以後世的标準要求大明。

他明白,這不現實,更不可能。

這個時代的人們,上到皇帝,中到官紳,下到百姓,都被數千年來的封建思想腐蝕透了,觀念被嚴重禁锢,形成了強有力的規則壁壘。

想打破?太難太難了!

且如果沒有更好的承接方式,打破不但不會變得更好,反而會更差。

他這個後來人,也隻能在現有的規則中做事,有餘力時,盡量想辦法做出細微改變,以潤物無聲的方式,潛移默化的改變。

但這,需要的時間太久,比把草原納入大明版圖的難度,要更大。

ps:今兒兩章了。

第63章

李青才是真大腿!

夏去秋來,悠閑依舊。

李青休息的同時,也在關注着江南的變化,以防沈鑫的出局,會帶來不良影響。

但事實證明,他想多了,在各産業成熟的情況下,對江南經濟大局的影響并不大,一個沈鑫倒下,還會有很多個小沈鑫接上。

一鲸落,萬物生!

随着沈鑫這個巨無霸的離場,也造就出了許多上升通道——商業的上升通道。

富紳沒幾個庸才,海商貿易的利潤,大家心知肚明,有了晉升之路,他們自然上心。

何況,在李青的倡導下,沈鑫都是打包售賣,供應鍊、作坊、工人,統一售出,這為富紳提供了太多的便利。

同時,作坊裡的工人,也不會因為沈鑫的離場而失業。

至于富紳,隻要他接手,作坊立即就能運作,可以說白撿一台賺錢機器。

這種好事,沒人不願意幹,以至于沈鑫資産回流的數額,比其預想要多出近四成,這可把他開心壞了。

李青得知後,亦是一臉欣然,沈鑫帶去北方的錢越多,越有利于北方發展。

這一行為,既釋放出了江南富紳的财富,又能解放沈鑫的資産,讓其用于北方。

且從長遠來看,百姓做工的選擇更多,為了籠絡工人,富紳壓榨百姓的事情,至少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,大概率不會發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