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30章(第1頁)

年紀大的人,尤其是大限不遠的人,最怕冬天,怕寒冷,不可不防。

“昨兒不是剛喝過嗎?”朱高煦悶聲道,“苦不拉幾的,不喝。”

“你還有脾氣了?”李青嗤笑,反問:“你昨兒也吃飯了呢,今兒怎麼還吃?少廢話,快喝!”

李青哼道:“我可不想提前結束假期。”

“……服了你了。”朱高煦無奈接過藥碗,一手捏着鼻子,咬牙、閉眼、一口幹,行雲流水,一氣呵成。

然後,他開始四處翻找。

“找啥呢?”

“糖。”

“……給你準備好了。”李青好笑道,“多大人了,還這麼嬌氣,喝個藥還得吃糖。”

“我從小就這樣,每次……”他止住聲,接過糖含在口中,品味甘甜。

李青知道,他應該是想起小胖了。

遙想那年,朱棣還是燕王,那年,三兄弟還是個孩子,那年,他奉旨監察朱棣,燕王一家吵鬧不斷,卻也勉強稱得上父慈子孝,兄友弟恭。

吵歸吵,鬧歸鬧,遇到事兄弟很親。

直到朱棣做了皇帝,這一切才發生轉變,同時,也改變了三兄弟的命運。

小胖命好,也命苦,早早就走了。

趙王最機靈,也最聽勸,認清現實的他,後來日子過得很不錯,但他也不長命,在宣德六年就過世了。

倒是朱高煦,這個腦子缺根弦兒的鐵憨憨,心眼兒少,又莽的一批,活得卻夠久。

過了年,都八十一了。

“你什麼時候回京?”朱高煦問。

“過了年,大概在二月初前後。”李青道,“可能會早些,也可能會晚些,具體得看那個沈鑫。”

朱高煦不解:“一個商人而已,值得你那麼重視?”

“他不是一般的商人,你也莫要小瞧商人。”李青輕歎道:“士、農、工、商;商人地位低下,但他們上對國家,下對平民,都有着很重要的作用,一味的抑制商人,隻會适得其反。”

“我又不是皇帝,你跟我說這個幹嘛?”朱高煦悶悶道,“畢竟……換了個孫子,你真有把握?”

“答應你的事,我定會做到。”李青笑道:“你盡管放心,無論他答應與否,我都會把你葬進皇陵。”

“我……我想葬在長陵附近。”朱高煦說。

李青點頭:“我會跟皇帝說,料來,他會答應,但這種事不能公開。”

“這個我不在乎。”朱高煦籲了口氣,道:“總之……盡快吧,你去催催那個商人,最後過了年咱們就過去。”

李青默了下,“好!”

第65章

我想再年輕一次

窗外,又下起了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