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44章(第9頁)

“肯定願意。”李青道,“随着壯大,瓦剌已經支撐不起那麼多人的口糧了,留着那些不穩定因素,反而是個禍害。”

“嗯……”朱見深突然想到了什麼,笑道,“那如果是這樣……還是得往草原出兵,不然那麼多人,怎麼帶回來?”

李青點頭:“是得出兵,但不是打仗。”

不打仗也行,朕隻要出兵……朱見深呵呵笑道:“那就這麼說定了,明兒早朝愛卿也來,這麼大的事,朕也不好一言而定。”

終于,可以借着由頭培養自己勢力了。

朱見深心花怒放!

頭一次,看李青這麼順眼……

~

出了宮,于謙欣然道:“先生這個法子,比直接援助要更好,也更能獲得百官支持。”

李青卻是搖頭:“并不然,其實最優解,依然是财力物力援助瓦剌,非我小看瓦剌,他們是真把握不住,這隻是折中之法罷了。”

于謙卻不這麼認為,他不好反駁,隻是安慰道:“這樣已是極好,既能一定程度上減輕瓦剌負擔,還能利好大明,可謂是一舉兩得;

先生若真執着于大力援助,皇上不會同意,百官也不會同意,便是李賢也要唱反調了,且國庫的确不富裕,

難以施行的策略,又有什麼好可惜的呢?”

李青輕歎:“暫時先這樣吧,不過…後續若瓦剌真頂不住,那我可不管誰同意不同意了。”

于謙聽他這麼說,立即緊張起來:“先生還是穩妥一些為好,當今皇上威勢未成,百官也還未歸心,而且……”

李青輕輕擺手,說道:“大明利益高于一切!”

“那也不能胡來啊!”于謙急了。

“放心,我不會胡來。”李青笑着說。

隻是,這笑容落在于謙眼裡,卻覺得頭皮發麻。

第17章

博弈

次日,李青上朝。

不止是他,不常上朝的石亨也來了。

大殿之上,李青掰開揉碎闡述利害,又表示可以隻出兵,不打仗;極大程度上堵住了不少人的嘴。

石亨、于謙沒的說,自然是站隊李青,李賢在聽到不打仗之語後,壓力頓減,也站李青一邊。

文官集團難受,但并非不能接受,畢竟……又不打仗。

軍功是實實在在的,他們無法昧着良心說瞎話,但去草原接人可算不得軍功,可轉圜的餘地極大。

當然,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大明無法置之不理,他們也不傻,真要是不管不顧,讓草原統一了,那大明邊關将永無甯日。

到了那時,不管他們願不願意,武将起勢都再無法遏制。

敵人犯邊,總不能不讓軍隊出擊吧?

綜合考慮,如今這種做法,對他們的損失最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