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青身子前傾,緊張道:“瓦剌大勝了?”
“差不多吧,”于謙說道,“鞑靼已經在撤了,丢棄大營,大規模撤退,瓦剌得勝已經是闆上釘釘,不存在意外了。”
大規模作戰,很少有能做出示敵以弱戰術的,因為人太多了,控制起來特别難,很多時候退着退着就成真的了,絕大數情況都難以做到說退就退,說戰就戰。
尤其是草原上的戰鬥!
他們拼的都是勇猛,并不執着于戰術,且都是馬戰,回頭十分困難。
李青籲了口氣,神色放松下來,笑道:“不枉大明這些年來的扶持,瓦剌還是可以的,沒讓我失望。”
于謙也笑着說:“是啊,這樣一來大明就不用打了,不僅能減少許多開支,也避免了拖入戰争泥潭。
不過…石亨那邊……”
“他同意了。”李青道。
“這就沒問題了。”于謙欣然道,“有他出馬,倒不用擔心出什麼纰漏,這一關,總算得到了完美解決。”
“别高興太早,這還沒開始呢。”李青搖頭道,“且後續安排也要做好規劃,這麼多人投奔,是福,也不定完全是福,若是鬧起動亂,反而會成為禍事。”
“嗯……先生可有高見?”
李青蹙眉想了想,道:“這次不能再讓那些人去遼東了,不能讓草原部落的人趕平,甚至超過漢人。”
于謙緩緩點頭:“那讓他們在哪兒落腳?”
“關外有很大一部分區域,是大明的疆土,就讓他們生活在那兒吧。”李青說。
“這…怕是不妥吧?”于謙皺眉道,“常言道:不患寡,而患不均;同樣是來投奔大明的,之前那些人有房、有地;
輪到他們來投靠,大明卻都不讓他們入關,這…實在說不過去,很容易激起他們抵觸情緒。”
李青呵呵冷笑:“有情緒給我憋着!”
“先生……”
“不必說了。”李青認真道:“你記着,是他們求着大明,可不是大明求着他們,沒必要慣着他們!”
第22章
不理解,但大受震撼
李青淡然道:“上趕着不是買賣,有個詞叫得寸進尺。”
頓了頓,“還有,這一次的輸入人口太多,又是同一批次,他們聚在一起不安因素太大了,雖然遼東廣袤,但沒有配套基礎設施,大明無法将其快速打散,隻能讓他們在關外待着。”
于謙歎了口氣,道:“我隻是怕這麼做,導緻他們疏遠大明,以至于後續招攬……阻力會加大啊!”
“還是那句話,上趕着不是買賣。”李青持不同看法,“越是優待,越會讓人産生優越感,且那樣良莠不齊,雖然能更好招攬,可也會伴生更多麻煩。”
想了想,李青又補充道:“不過可以跟他們開道口子,附上條件,比如服從朝廷安排,老實本分的人,過些年可以允許帶着家眷入住大明。”
“嗯…這樣會好很多。”于謙緩緩點頭,問:“先生可有了腹案?”
“還沒有,”李青伸了個懶腰,“這些事可以拿到朝堂商議,我就不操這心了,我提供個思路你們忙。”
于謙好笑點頭:“成,明兒朝會我跟皇上說。”
“嗯。”李青起身道,“順便催一催皇上,大戰即将落幕,宜早不宜遲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