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是一種難能可貴的品質,畢竟……大明從來不缺官僚主義的人。
看實錄用了太久,沒聊多大一會兒,便已臨近傍晚,李青起身道:“就不耽誤你忙了,至于實錄内容……我回去先給皇上過目。”
李東陽起身,拱手道:“永青侯慢走。”
待李青身影消失在視線,他才回到書案前坐下,自語道:“莫不是…因為我也姓李,永青侯才另眼相待?”
兩人并無交集,李東陽也隻能這麼想了,在他看來,這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好。
不過他卻忽略了,世上還有一種東西叫運氣。
且也有伯樂,但前提是,得是千裡馬。
~
“劉健、李東陽……這倆人都還不錯。”李青輕聲自語,“李東陽要更好些,但他年齡太小,還得熬一下資曆,嗯…劉健已三十多歲,待實錄編撰好,倒是可以跟皇帝說說,借此提拔一下。”
李青舒服地靠在椅背上,自語道:“還是得多發現一些人才,雖說是金子總會發光,但提前發現,也能提前發光。”
第30章
宰肥次日,乾清宮。
李青看過石亨的信件,蹙眉沉思。
朱見深問:“有何不妥之處?”
“信件上說……瓦剌首領伯顔帖木兒,已然老邁不堪,身體狀态也不好,怕是難以持久……”李青皺眉道,“不太妙啊!”
朱見深放下茶杯,身子前傾,說:“你是擔憂伯顔帖木兒死後,瓦剌内部會鬧亂子?”
“不是擔憂,這幾乎必然發生。”李青沉聲道。
“嗯…朕也想過這個問題。”朱見深抿了口茶,道:“就目前而言,瓦剌真亂起來了,鞑靼也成不了事,倒也不必如臨大敵。”
“話是這樣說,然,終究不是件好事。”李青問道:“皇上可是抱着打的打算?”
朱見深臉上一熱,讪讪道:“真要發展到不打不行的地步,朕自然是要發兵。”
李青歎了口氣,道:“若能不打,還是不打的好,我知道你是想通過戰事提高威望,執掌權柄,可若是為了掌權,就不計後果的發起戰事……非明君所為。”
“那你有什麼好計策?”朱見深反問。
“一旦瓦剌動蕩,立即停止貿易。”李青說,“然後尋找一支最強大的,繼續扶持。”
頓了頓,“當然,若是能幫着瓦剌不讓其崩盤,最好不過。”
朱見深微微搖頭:“這個就難了,以瓦剌目前的局勢來看,崩盤與否皆在一念間,距離這麼遠,根本無法實時掌控他們的信息,即便掌控了,也無法立時應對,需要很多時間;
且就算朕提前下聖旨來調和,隻怕也沒多大用,要亂怎麼都會亂的。”
李青無法反駁,這是事實。
“總之,還是盡量往好的方向走,别破罐破摔。”
“昂,朕是皇帝,自然不會那般。”朱見深悶悶道,“話說,你今兒上朝為何不發一言,為何不聲援朕?”
“臣不善言辭!”
“你放……”朱見深恨聲道:“你又不是武将,怎麼就不善言辭了,朕戲台都搭好了,你卻不唱,你知不知道朕當時多尴尬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