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55章(第5頁)

就是在這種官商關系盤根錯節的情況下,商稅才屢屢縮水。

因為他們一榮俱榮,一損俱損。

事實上,以大明現有的商業規模,商稅定額,每年的商稅至少在六百萬兩銀子以上,甚至更多。

然,成化元年一整年的商稅,不足兩百萬,這其中偷漏稅額可見一斑。

屬于朕的,朕終将一點點拿回來……朱見深神色凜然。

這一日,早朝。

朱見深如往常一樣上朝,群臣亦如往常一樣行禮、高呼萬歲。

他們總體上,對這位新君還是滿意的,一來,朱見深一直遵循規則;二來,朱見深并沒有太過強硬,也沒大力剝削他們利益。

雖有‘荒唐’之舉,然,更多時候還是很好說話的,比如,前些天谏言皇上不應冷落後宮,朱見深還真就聽進去了。

縱觀曆代大明皇帝,這樣的朱見深,已經很可以了。

君臣之禮過後,群臣各自回班,然後輪番上奏,朱見深也針對性地做出決策,一切如常……

隻不過,臨散朝時,兵部都給事中遞上了一本奏疏。

群臣本來都準備下班了,卻不料,朱見深看過奏疏後,驚為天人,還讓站班太監當衆朗讀。

群臣起初不以為意,但當聽到嚴查商稅時,卻有不少變了臉色。

立時便有人跳出來,高舉百姓大旗,谏言皇上應當愛惜子民,賦稅過重太過傷民,有損皇上聖譽雲雲……

這一次,朱見深卻沒有往常那般好說話,且嚴詞拒絕:

“百姓固然重要,然,大明江山就不重要了嗎?”

朱見深醞釀已久,豈會半途而廢,甚至連說詞都打了腹稿,他淡然道:

“朕何曾說過,要加重賦稅了?”

他掃視群臣,一臉道貌岸然:“朕乃天子,又豈會不愛惜子民?眼下隻是嚴查大明早就定下的商稅而已,衆卿何故如此激動?”

“……”

“皇上……”

“切莫再言。”朱見深拂袖道,“宣德、正統、景泰,取平均年賦稅,都要高于成化元年,明明大明日益昌盛,為何會出現如此局面,你們可有想過?”

開弓沒有回頭箭,這一次,朱見深不能讓步!

這一幕,太過出乎預料,群臣壓根沒有心理準備,一時間還真找不到合适的借口。

他們可以反駁皇帝,甚至可以罵皇帝,但這是建立在有正當理由的前提下,至少表面上得冠冕堂皇。

這些人沒有準備,朱見深卻是模拟了無數遍。

他一臉正氣,“朕不會傷民,但也不會讓刁民放肆,商稅不加,但要嚴查!”

接着,朱見深朗聲道:“朕欲吏治清明,做一個賢明的帝王,衆卿可有異議?”

朱見深這一套組合拳,着實高明,硬生生将嚴查商稅跟吏治清明畫等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