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青歎了口氣,道:“你可想好了,一入仕途深似海,你确定能頂得住廟堂權謀?能保證自己在戰場上百戰不殆,不戰死沙場?”
“不能,但若因這個就退縮,那和懦夫有何區别?”李宏沉聲道,“我要隻是個平頭百姓,自不會想這些;
但我幹爹是永青侯,祖上是曹國公,我有這個條件,要還選擇平庸,那就是我的問題了。”
李青怔了怔,啞然失笑,笑容欣慰:
“好,你既有這個心,我成全你。”
盡管和他的想法有出入,但各人有各人的活法,幹兒子不願按部就班做個勳二代,他自不會勉強。
李青想了想,道:“你先别急,待石彪從草原回來,了解完漠北局勢,我再安排你。”
頓了頓,“軍中比官場更講究論資排輩,别想着依仗父蔭,就可以順風順水,想做将軍還得靠自己;
即便我幫你要個總兵官,沒有人信服,你也不過是個擺設。”李青沉聲道,“軍中更忌諱空降大将,打出來的戰功,才能讓人服氣。”
李宏點頭:“我不要什麼大官兒,孩兒隻需要一個機會,一個可以展示自己的機會。”
“嗯,這個你放心,别人如何且不論,至少你不會受到任何不公平待遇。”李青說。
他覺得,老李家還是有武将基因的,開國六國公之一的李文忠,可不是靠關系上位,那是實打實的戰功。
李景隆雖纨绔,但也繼承了他父親一部分的軍事才能,隻是沒有得到足夠的磨砺。
加上後面一場靖難之役,徹底把名聲搞臭了。
朱棣上位後,大小戰役從不用他,這才顯得李景隆很廢物。
其實吧,真要好好培養,‘戰神’未必不能成為戰神!
李青思及這些,不免唏噓,他拍了拍李宏肩膀,溫聲道:
“你太爺爺一生懷才不遇,你是他最喜歡的曾孫,有機會的話,替他小小争口氣!”
李宏撓了撓頭,他很小的時候太爺爺就故去了,兒時的印象已經模糊,不過這位太爺爺的事迹,他還是知道一些的,怎麼說呢……
多少有點反面教材的樣子。
“幹爹放心,我不會丢你的臉,也不會辱沒李家名聲。”李宏認真保證,“我一定幹出個樣兒來。”
李青笑笑,“嗯,也别給自己太大壓力,凡事盡心盡力就好。”
“嗯,孩兒理會的。”
李青拿起桌上的小說,道:“行了,收拾碗筷去吧。”
“好嘞。”李宏颠颠兒地去忙了。
李青看他如此開心,不禁好笑搖頭。
說實話,幹兒子的選擇,李青并不是很喜歡,他更想讓其舒舒服服地享受榮華富貴,
走仕途……并不是什麼值得開心的事。
~
一晃,又過年了。
小院兒在李宏的裝飾下,顯得十分喜慶,大紅燈籠高高挂起,連果樹上都貼着‘滿園春色’的字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