冬去春來,春暖花開。
破敗的小道觀,在李青的修繕下,又像樣兒了。
這天,李青取下道觀唯一一件從不曾更換的物件兒——牌匾!
牌匾已然腐朽,昔年蒼勁有力的大字也模糊,依稀可以辨認出上面寫着三個大字——
《武當道》。
李青記得,當初跟師父相遇時,小老頭就揚言要開山立派,做個威風的開山祖師,封他做大師兄。
當時,李青隻覺得小老頭不靠譜,純粹就是忽悠他幹活,所以對此并不上心。
小老頭懶,他也懶,當時又窮,一直沒能做成……
李青小心翼翼拂去上面灰塵,輕聲自語:“歇了這麼久,有些事是要提上日程了……”
其實,現在大明已經有武當派了,還是打着張邋遢的名義建的,甚至都具有了相當規模,但準确說…這不是他師父張邋遢的功勞,而是……朱棣。
當初朱棣靖難成功後,朱允炆下落不明,心虛的朱棣便以尋找仙人張邋遢的名義,讓胡濙四處尋找建文。
為了有說服力,朱棣出錢以張邋遢的名義,在武當山大建道觀,以求仙人垂青。
同時,朱棣為了标榜自己正統,利于皇權鞏固,言稱:他靖難,是奉了太祖之命;靖難圓滿成功,是受真武大帝保佑……武當山供奉的就是真武大帝。
但……這些都是政治原因,并非李青師父初衷。
華夏道教源遠流長,武當作為後起之秀,并不算很出名,無論是正一教,還是全真教,都不是武當道能比拟的。
李青覺得,他有必要将《武當道》發揚光大。
不過話說回來,所有道教全部加在一起,也遠遠不及佛教。
就人氣而言,道教在佛教面前就是個弟弟!
沒辦法,佛教描繪出的極樂世界,太能抓人心了,信佛可往生極樂,信道教……
李青搖頭苦笑,咕哝:“自古真情留不住,唯有套路得人心;道教務實,卻也吃虧在務實。”
不過,李青覺得道教未必不能重現輝煌,現在大明極度繁榮,人們也變得務實起來,不再那般癡迷虛無缥缈……
李青換上一塊嶄新牌匾,仍以《武當道》命名,懸挂在道觀之上。
然後,他下山找來工人,擴建道觀……
……
~
京師,皇宮。
一宮女,低頭瞧着自己越來越大,即将掩飾不住的肚子,很是苦惱。
她沒想到,一次本不應該發生的意外邂逅,自己竟懷了身孕。
按理說,這是好事,因為她懷的是大明皇帝的骨肉。
但,她卻不敢聲張。
皇帝獨寵萬貴妃,皇後至今都未能誕下子嗣,賢妃誕下皇長子都沒能獲得垂青,她不覺得自己能以此翻身,甚至還可能會招來禍端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