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過由于缺少佐料的原因,并不算很美味,但李青也吃習慣了。
和忠聞言,卻是愁容滿面。
“侯爺,内部矛盾已經快彈壓不住了,再不釋放可是會出事的。”他難掩憂懼。
李青點點頭:“我明白,明日你着人,讓對方派一些代表出來,準許他們查看孩童近況,一來安他們的心,二來也可激發他們的立功之心。”
“是。”和忠拱拱手,又道:“侯爺,咱們何時動身才是關鍵,恕末将冒昧,不能再拖了啊!”
“讓他們看過孩童後,就提上日程。”李青說。
他取出地圖,指着一個标記點,道:“這處地方是永樂朝時鞑靼大營所在,距我們這兒約莫五百裡上下,也是我們下一個目标所在。”
“鞑靼大營?”和忠一臉狐疑,“侯爺,這……不對吧?”
他少年時期,父親還是鞑靼太師呢,鞑靼大營在何處,他如何不知?
“這是舊鞑靼大營。”李青解釋,“永樂二十二年,太宗最後一次北伐大破鞑靼,趁鞑靼倉皇逃竄之際,大明以敵軍死屍、馬屍污染了那裡水源,迫使鞑靼找了新的落腳點;
近一甲子過去,想來那裡也恢複了正常。”
“啊?”和忠都懵了,讷讷道:“還有這事兒?”
“我還能騙你不成?”李青淡淡道,“不過你不知道也正常,那時你父親也還是小屁孩兒呢。”
和忠讪讪點頭:“永青侯竟連這等秘辛也知曉,真是……侯爺,您懂得真多。”
“那是。”李青笑了笑,傲然道:“本侯從不打無把握之仗,快去安排吧。”
“是!”和忠站起身,整個人仿若脫胎換骨,精氣神兒全回來了,“末将這就去辦。”
李青目送他離去,又是一聲輕歎,他把和忠吹足了氣兒,但他自己……卻是憂慮重重。
不同于和忠的憂慮,内部矛盾在他看來并不是件值得頭疼的事,人質在手,對方便翻不了天。
眼下情況不過是對方施壓的手段罷了,李青豈會看不出來?
他憂慮的是……這處舊鞑靼大本營,如今栖居着多少人馬。
回味着永樂朝時期的草原,李青能感覺到這裡的氣候也發生了變化,草原人口正在逐步集中。
不然,他也不會誤判身處的這個部落人口。
這不是件好事,因為人口集中就意味着統一,但這也不全是壞事,人口集中,大明打起來就方便了。
有好處,也有壞處……
當然,現在說這個還遙遠,李青憂慮的是當下。
“他娘的,但願别太離譜……”
李青罵了句髒,抄起筷子在矮桌上磕了磕,胡吃海塞起來……
十日後。
李青、和忠率三千本部人馬,又從這個部落挑出兩千精壯,隻帶着去時的給養,輕裝上陣。
臨行前,他承諾隻要奮勇殺敵,不僅能獲得戰果分發,且會釋放他們的兒女。
同時,對沒能選上的人也承諾,後續一樣有機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