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些雖是粗糧,卻能填飽肚子!
那一車車的糧食補給,讓人倍感踏實,再也不用為食物發愁了。
就是啥都不用幹,這也夠他們吃到過年無憂。
這一刻,李青的威望達到頂峰!
因為,他昔日的承諾兌現了,甚至比當初允諾的還富餘很多。
當此時也,李青再次抛出大餅。
壯大部落,成為草原頭部勢力!
隻要敢打敢拼,就會有數不盡的牛羊,反之,大明扶持就此作罷。
這個選擇題,小孩子都不會做錯,答案自然跟李青預想的一樣。
運送補給的人馬,比李青預想的多些,近六千人,加上本來的勇士以及臨時擴招,武裝力量近一萬五!
一萬五千人的武裝,在草原上已經很恐怖了。
海量的補給,加上精壯援軍,再次點燃了勇士們的戰鬥欲望,尤其是從河套來的那支精銳,更是迫不及待。
在李青、和忠的遊說下,衆将們同意了傾巢而出的決策。
李青精神振奮,這一次打好了,他将真正擁有攪局的能力。
休整數日,大軍出發……
~
京師,
朱見深又一次達到了戰略目的,貴..州自布政使以下,開除了三百餘人,卻也付出了代價。
不僅萬貞兒備受編排,朱見深也落得個獨寵萬妃,置大明皇室不顧的惡名。
同時,由于官員故意懈怠,他也忙得不可開交。
雖說群臣放肆,但朱見深也不能重罰,這種情況下,再來硬的真會出事。
他隻能來軟的,聽話且肯幹實事的,賞!
在任何時候,總有‘短視’之人,他們才不管皇帝如此,會使得官兒越做越難,他們隻在乎眼前利益。
朱見深通過這等手段,極大程度上緩解了施政效率問題,不至于贻誤國事。
不過,他依舊很忙,忙得腳不沾地。
都快趕上當初老朱的工作量了。
吃了苦頭的朱見深,在接連兩次得勝之後,也放緩了清理冗員的步伐,他明白,步子邁得太大會扯着裆。
于是,再次恢複了‘明君’形象,又是擺宴,又是賞錢,一副‘到此為止’模樣。
但,這次沒人信了。
群臣也學精了,吃幹抹淨,繼續跟他唱對台戲。
見狀,朱見深也不慣着了,既然你們拿了好處不辦事,那休怪朕無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