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朕站得腿疼。”朱見深沒好氣地反怼一句,轉身就走。
“這熊孩子,真是好臉給太多……”李青哼哼道,少頃,又是一歎:“算了,都要走了,就再讓讓他吧。”
…
次日,李青上了早朝。
不過,這次群臣的反應并不大,因為李青不回來,他們也鬥不過皇帝了,除了有些鬧心,卻也不是難以接受。
朝會後,李青去了乾清宮,臨走,再吃一回席。
珍酒佳肴滿滿一桌,在草原将就了兩年的李青,總算是吃到不帶膻腥氣肉了,他立時撸起袖子,大快朵頤起來。
朱見深看着這一幕,竟是心疼居多,卻也覺得李青不夠意思,看這情況,分明還且活呢,卻早早退休……
好半晌,
随着一聲綿綿悠長的飽嗝兒,李青夾菜動作才放緩下來,抿了口酒,問道:
“皇上有何事要與臣說?”
你還知道稱臣……朱見深心中腹诽,許是李青放肆久了,他竟有些許欣慰。
“關于國本之事!”
第129章
起名
李青目光一凝,很快明悟過來,詫異道:
“你打算立安樂堂那個做太子?”
“卻有這個想法。”朱見深直言不諱,“他也才六歲,朕以為完全來得及培養。”
李青眉頭微皺,沉吟良久,問:“他是什麼時候出生的?”
“成化六年七月初。”朱見深說。
現在是成化十一年六月下旬,準确說來還不滿五周歲,但這時代沒有周歲這個說法,小孩出生就一歲了,嗯…确實來得及……
李青沉吟道:“怎麼突然冒出這個念頭了呢?”
朱見深默了下,道:“朕今已二十九歲,到了而立之年卻無其他子嗣,着實有些心慌,且,國本空懸太久,于江山社稷而言,卻有很大弊端。”
頓了下,又道:“如今朕正值春秋鼎盛,身體健朗,若是再過些年……便有了其他子嗣,培養太子成人所需的時間成本,朕怕未必承受得起。”
李青緩緩點頭,又是很長一陣沉默,才道:“你以為,此子如何?”
“還未雕琢,尚且未知。”朱見深如實說。
接着,他又借貞兒之言,說了立這個孩子做太子的好處。
當然,朱見深是認同,才說與李青聽。
李青聽後也頗為贊同,想了想,道:“我還是那句話,前期你必須自己帶,至少要帶到十歲;有精力的話帶到快成年更好,至于日常學習……
你實在忙不過來的話,可以讓一個文官、一個武官、一個内書堂太監來教,但一定不要多,最好控制在三人之内。”
李青嚴肅道:“還有一點很重要,在此之前,可千萬别讓他去東宮住,留在皇宮才是上上之選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