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87章(第9頁)

反正也不裁京師官員,地方上……受點兒罪就受點兒罪吧,都是為了太子,為了大明江山社稷!

刀子沒劃拉到自己身上,他們沒覺得多疼,他們更在意的是儲君。

有了儲君,便能布局未來,這才是重中之重的事。

這一次,他們并不是要耍滑頭,打破規則的苦楚,他們已經嘗試過了,自然要遵守。

隻要皇帝你同意立太子,我們亦當踐行承諾。

朱見深當然也明白這點,便順水推舟,同意了立太子。

都是場面人,有些話雙方會意即可,真點出來大家反而不好看。

于是,奉天殿上一片和氣,君明臣賢,皆大歡喜……

許是群臣唯恐再起變故,經欽天監測算,第二日便是大吉,朱見深亦無不可。

次日,朱佑樘便被立為太子,整個過程出奇的順利。

這下,所有人都開心了……

~

翰林院。

這個人才儲備地,今日尤為熱鬧,諸多大佬絡繹不絕。

這些個翰林們也不再指點江山了,個個謙虛矜持的同時,也在明裡暗裡的巴結,想攀個高枝兒,正式進入官場。

衆大佬來此的目的也很簡單,立下太子的下一步,就是給太子找老師了,國之儲君教育豈能落下?

而太子的老師,多取自翰林院,這個嚴格意義上還不太算官僚機構的群體中挑選。

基于此,都來這兒廣撒網來了!

跟太子的老師打好關系,可是太有必要了,盡管皇帝還未挑選,但,錦上添花跟雪中送炭可是有着雲泥之别。

早一步下手,早一步得先機。

再說,你不下手,别人也會下手。

于是乎,諸多大佬打着各種名義,什麼請家教啦,探讨詩詞啦……來此結善緣。

就連萬安都不能免俗!

這其中,人氣最高的莫過于今年的新科狀元,謝遷!

從常理說,太子的老師往往是初入翰林院的人才,隻因他們剛進入朝廷,還處于‘純潔’階段。

且,謝遷不僅是皇帝欽定的狀元,還直接提拔了翰林編撰,顯然聖眷極隆,中标幾率太大了。

諸多大佬,一多半都圍着他轉。

此刻的謝遷,可謂是春風得意,十年寒窗,一朝中第,且摘得魁首;

皇帝隆恩,大佬賞識,換成任何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,都不可能不飄。

謝遷亦是飄飄然,不過尚懂得克制,尤其是那不凡的談吐,更讓諸多大佬覺得此人将來必成大器。

于是乎,進入了商業互捧階段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