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青收獲頗豐,稱不上精通,卻也勉強達到了可以交流的水準,當然,有些時候,還是得靠人翻譯。
但,李青還是守諾,給幾人結清尾款,讓其離開。
臨放走前,李青神棍似的說:“我已給你們賜福了,回去後莫要亂說,否則,必遭反噬!”
“是是是,小人明白,謝仙人老爺賜福。”幾人忙不疊磕頭,歡喜不勝。
其實,李青也不怕洩露什麼,民間傳說多了去了,不差他一個,幾人便是說了,也翻不起多大浪花,他隻是想盡可能的将影響降到最低罷了。
打發幾人離開後,李青再次找到這家家主。
用本地話問:“你叫什麼名字?”
“井上三郎。”
“嗯…這些日子你找了多少人?”
“十八個武士!”井上三郎顯得有些自豪,他巅峰時期也才二十多個下屬。
能在短時間内,集結這麼多人,已是難能可貴。
李青想了想,道:“通知他們過來,我要了解一下本地勢力。”
“是!”
井上三郎退了出去……
李青沉吟道:“既然這裡小戰亂不斷,那不妨再添把火,讓戰火燒的更旺些!”
這個國家礦産資源豐富,且在大明周邊鄰國中,它的整體實力算是最強,人口有着近千萬,雖說跟大明是沒法比,但跟其他小國相比,卻是相當之強了。
尤其是它的野心,不容小觑!
使其陷入無休止的内耗,顯然更符合大明的利益,最好是讓它淪為大明的礦工,源源不斷地給大明輸送金、銀、銅、鐵……這些原始資源。
傍晚,
井上三郎帶來了他的十八武士。
說是武士,其實也就是十八個壯年礦工,兵器也都是以開礦工具為主,榔頭、鎬頭什麼的,且這所謂的兵器,比他們人還高一大截兒,瞧着不倫不類。
他們審視着李青,似乎對井上三郎的描述,并不是很相信。
李青懶得再解釋什麼,拿捏住井上三郎也就行了,他可沒那麼多精力。
隻是用本地話問井上三郎,“他們可敢豁得出命?”
“當然!”井上三郎點頭,“他們都是不怕死的武士。”
聞言,一群人神色傲然,卻也看李青更不爽了。
不過,李青壓根兒沒搭理他們,問道:“那座礦距離我們這兒有多遠?現有多少人把守?”
“大概有十二裡,人數在百人以上。”井上三郎興奮的說,“今晚要搶回來嗎?”
他有些迫不及待。
其他武士卻是一臉驚恐:你搞什麼啊?人家多少人,咱多少人?
不料,李青卻已然起身,道:“那就打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