請辭,并不是為了辭官,而是政治要挾,甚至是政治訛詐!
說白了,這就是博弈,但前提是你得能要挾到人家,不然就是個笑話。
這曆朝曆代的殺手锏,到了大明成化一朝,徹底玩不轉了。
這該死的傳奉官!
雖說目前的傳奉官并不多,可他們明白,隻要自己一挪窩,立時就會有很多傳奉官,來補上他們的位置。
或許,那些人才幹欠佳,但維持朝政運行還是沒問題的,離了他們人皇帝照樣玩得轉,你說難受不難受?
最終,西緝事廠的設立擺上了台面。
他們知道,這是針對他們開設的,但他們無法阻止,在殺手锏被無形化解後,擺在他們面前的就隻剩一條路了。
造反!
開玩笑,這就開玩笑了,大明國運昌隆,造反純粹就是拉上九族去死。
經此事後,群臣再也硬氣不起來了。
汪直硬氣了。
他沒想到自己的晉升速度會如此之快,禦馬監掌印太監,西廠廠督,哪一個都是他不敢想的,而現在,他同時兼任。
更重要的是……他今年還不過十六歲。
十六歲的太監,達成如此成就,大明朝他是頭一個,就連偶像三寶太監,在同年齡段時也遠遠不及他。
就跟做夢一樣。
年輕人沖勁兒足,行動力也強,有了施展的機會,自然要好好表現一把。
西廠的組建一天一個樣……
群臣卻是叫苦不疊,甚至連最常規的怠政都不敢,怕汪直秋後算賬。
他們知道這位小年輕有多虎,真敢往死裡弄他們。
七月初。
宸妃誕下一子。
朱見深喜悅。
群臣也看到了緩和關系的機會,紛紛恭賀,甚至還上疏,要皇帝多納嫔妃,以為宗室開枝散葉,多子多福雲雲……
主打一個讨好。
往常都是朱見深低頭,這次換他們了,沒辦法,完全弄不過了。
朱見深還真聽勸,很快,選秀女就提上了日程。
但聽勸歸聽勸,對群臣的态度依舊不冷不熱,二皇子的滿月宴都沒請他們吃席。
~
乾清宮,偏殿。
李東陽講的口幹舌燥,然,好學生卻一直耷拉着腦袋,一言不發,見狀,他停下來,關心道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