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是個可以散養的帝王!
珍酒佳肴送來,君臣二人邊吃邊聊……
“日本國未來會有大變故,大明朝廷可以加大貿易力度。”李青放下酒杯,如此說道。
朱見深提起玉壺幫他斟上,詫異道:“先生怎知這些?”
李青沉吟了下,說:“我就在日本國。”
“啊?”
“現在的日本國室町幕府勢微,各地大名将軍心思活絡,下克上的例子屢見不鮮……”
李青簡單說了下日本國的現狀,又道:
“大明蓬勃了上百年,有開海帶來的繁榮,有引進新作物帶來的人口興旺,但這種向上的發展态勢,終有一天會減緩,停滞,甚至倒退。”
“這非人力能夠阻止,即便大明的後繼之君盡皆賢明,依舊改變不了。”李青輕歎,“如今大明人口已是曆朝之最,且還在繼續興旺。這是好事,也是壞事,因為資源終究會到不夠分的那天……”
朱見深沉吟道:“所以,要從其他地方汲取?”
“不錯,這是唯一的辦法。”李青抿了口酒,繼續說道,“之所以挑中日本國,一是因為那裡有政治土壤,二是那裡礦産資源豐富,尤其是白銀,這個對我大明來說,太重要了,金錢永遠是調動百姓的最好驅動力。”
“不是還有寶鈔嗎?”
“不一樣。”李青斷然道:“寶鈔有着超強可複制性,這也注定它的認同感沒有金銀強,且寶鈔已經出現過信用危機,一旦大規模印鈔,民間必然不認賬,這個之前已經驗證過。”
李青道:“可金銀不同,寶鈔泛濫會導緻民間改用金銀交易,但金銀泛濫,除了會造成物價上漲,并不會出現貨币危機;
一來,金銀的不可複制性,不會讓百姓産生抵觸心理,二來,百姓找不到金銀以外更好的貨币了。”
朱見深陷入沉思。
老朱家的人普遍對經濟不太在行。
李青隻得換個說法:“你認為朝廷拿着大把印刷的寶鈔發放俸祿,跟拿着大量白銀發放俸祿,哪個令官員更喜歡?”
“那肯定是真金白銀啊!”朱見深不假思索。
被李青這麼一說,他也覺得,同樣是錢,金銀的認可度比紙鈔更容易讓人接受。
畢竟……寶鈔的本質是紙,而金銀卻是貴重金屬。
想明白這點,朱見深既是欽佩李青的前瞻性,又是感動李青的付出。
原來李青并未享受生活,而是開啟了新一輪的奮鬥,更為艱苦的奮鬥。
他都六十好幾的人了……朱見深歎了口氣,眼眶有些濕潤。
“先生,你别再奔波了,朕讓其他人……”
“不行。”李青打斷他,“日本名義上是大明的藩屬國,朝廷幹涉其内政,會造成其他藩屬國的嚴重恐慌,這萬不可取。”
朱見深長歎:“可你這身子骨……唉,朕是怕你客死他鄉,無法落葉歸根啊。”
李青對大明的貢獻這麼大,朱見深不想辜負他。
“你能有這個心,我就很欣慰了。”李青笑着說。
朱見深:“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