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97章(第3頁)

“啪!”又是一巴掌,李青這才道:“聽好了,我再說一次,若還記不住,去教室……去外面罰站。”

朱佑樘委屈點頭:“先生你說。”

“你應該結合當時背景,思考他們為何能成功,為何會失敗,以此豐富自己。”李青嚴肅道,“這回可記住了?”

“記住了。”

李青點點頭,繼續道:“接下來,咱們學習施政的方式方法。”

“好的。”朱佑樘有心想說:你别教這麼快,我剛才的還沒學會呢。

話到嘴邊,又給咽了下去,他對李青都有陰影了。

李青當然知道他消化不了,但這些就相當于數學公式,是亘古不變的道理。

消化不了沒關系,隻要深刻記住就成。

當然,主要是李青時間不多,沒辦法細緻入微地系統性教學,隻能用這種辦法,先讓他知其然。

後面随着年齡的成長,認知的加深,他會領悟其中的所以然,并學以緻用。

教育從不是立竿見影的事情,它的滞後性很長,但終究有天會反饋而來。

李青沉吟了下,道:“施政的核心奧義有三個,穩、緩、溫。”

“最後一個是溫和的溫嗎?”

“嗯。”李青點頭,“記上,今日我教的這些,改天會考。”

一聽還要考試,朱佑樘倍感壓力山大,卻不敢說什麼,抓起筆連忙寫上。

李青待他寫好後,道:“接下來,咱們講一項好的國策,該如何施行。”

這就講完了?

朱佑樘實在扛不住,道:“先生,學生愚鈍,您還是講一些案例作為參考吧,學生頭都要炸了。”

“行吧。”李青抿了口茶,說道:“王莽這個人你知道吧?”

“知道!”朱佑樘點頭:“周公恐懼流言日,王莽謙恭未篡時。”

“咱不講這個,講王莽新政。”李青籲了口氣,道:“說實話,王莽新政利國利民,但結果卻是一朝而亡,且造成了千萬以上的百姓死亡,就是因為他不遵從施政三要素;

這也是皇帝認知不夠,從而帶來的巨大災難!

你記着,若無對時局的把控、認知能力,好心做好事,往往會起到反效果,尤其是對皇帝而言,更是災難!”

朱佑樘讪讪道:“先生,學生對王莽新政不甚清楚,您能講細一點兒嗎?還有,能講講他施政的具體過程嗎?”

這位李先生的課太幹巴了,且節奏快的一批,他實在扛不住。

“那行吧,就先從井田制開始……”

李青見給孩子噎壞了,便喂了些湯湯水水……

~

臨近中午,李青才伸了個懶腰,起身道:“今日就到這兒吧。”

“呼~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