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見深道:“不是父皇要用太監,而是汪直這個人好用,懂嗎?”
朱佑樘問:“就是說,不管是文官、武将、勳貴,還是太監,誰好用用誰?”
“是這麼個理兒,不過也要予以制衡!”朱見深道,“你可以重用任何一個群體,但前提是,不能失控。”
“孩兒記住了。”朱佑樘點點頭,又道:“父皇,兒臣還有一事不解。”
“說來聽聽。”朱見深顯得很有耐心。
朱佑樘問:“之前父皇說一不二,無論是百官跪宮門,還是請辭,都無法左右父皇意志,為何這次清查走私富商,父皇屢屢退讓呢?”
“這個問題就深奧了。”朱見深潤了潤嗓子,這才道:“做皇帝要識大局,且要進退有道,一味的剛猛不行,一味軟弱更不行;
該剛猛的時候要剛猛,該示弱的時候要示弱,不至于讓人急眼,卻又不能讓其放縱;
更重要的是,你要分清什麼時候該剛猛,什麼時候該示弱,要總覽全局,要權衡利弊……”
第171章
有人歡喜有人愁
朱見深講的很細,融合自己的心得,以及理政十餘年來的理念,掰開了,揉碎了講解……
朱佑樘覺得聽懂了,但又不太懂,有些雲裡霧裡,卻又有收獲。
“父皇,兒臣參詳不透。”他很誠實。
朱見深笑笑:“先記住,閑暇時多思考,終有一天你會懂的。”
兒子還小,這些東西對其幫助有限,可這也是一種積累,總有厚積薄發的一天。
“好吧,那兒臣記在小本本上。”
“嗯,記得跟李青的隔開。”朱見深囑咐說。
朱佑樘不解:“為什麼啊?”
“照做便是。”朱見深沒有解釋。
“那以誰優先呢?”朱佑樘又問。
朱見深苦笑:“到時候你覺得誰更對,就以誰優先吧!
不過,這人啊,還是要有自己主見才行,尤其是皇帝,無論是我還是他,對你隻有引導作用;真正到最後,還是得靠你自己。”
朱見深隐隐有些失望,兒子太沒主心骨了,他歎道:“你記着,在未來,你才是解決問題的人!”
“兒臣記住了。”朱佑樘點頭,接着,希冀道:“父皇,午膳一起吃吧?”
“不了。”朱見深起身道,“朕去宸妃那兒吃,下午好好學習。”
“是,兒臣恭送父皇。”朱佑樘忙跟起身,躬身行禮。
再擡頭時,父皇已然出了大殿。
他有些失落,自打有了弟弟後,他就覺得父皇對自己越來越疏遠了,當初在安樂堂時,雖許久才見一次,但每次父皇來了,都對他很親近,可現在……
除了教他東西時耐心很足,平常冷淡的很。
朱佑樘難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