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13章(第7頁)

如朱見深所料,這次的部署,并未引起動蕩。

其實,朱見深敢下放汪直如此大的權力,有信任的成分,但更多的原因是汪直鎮不住,不可能反噬到自己。

當然,若讓汪直一直總督宣大軍務,過個十年八年就難說了。

可朱見深根本用不了那麼久。

對于皇帝的出格行為,文官們這回是打心眼兒裡開心,可以說他們是最大的受益者,因為,皇帝這次動的是武将,且惡心人的汪直也會倒大黴。

隻是……他們還是失算了。

王越去宣大任職後,立即就遞上了辭呈。

稱自己分身乏術,無暇兼顧都察院,請求皇上撤下他的右都禦史之職,以便讓他更好的為國守土戍邊。

這下,可把文官集團氣壞了!

俺們費勁巴拉地将你拱上去,你上位的第一件事就是抛棄我們?

你個忘恩負義的王八蛋!

朱見深可不管那些,連象征性的駁回都沒有,直接準奏,并給王越封了爵位——威甯伯。

這一來,文官們心裡更不平衡了。

他們費盡心血,到頭來,全給别人做了嫁衣裳。

那可是封爵啊!

大明非軍功不得封爵,除了開國功臣,文官幾乎沒有封爵的可能,上一個靠着軍功封爵的文官是王骥,也是封了爵就跟文官劃清界限……

敢情文官一旦從武,必須得給文官體系一刀兩斷?

皇帝你不是戲弄人嗎?

王越你他娘過河拆橋,枉讀了聖賢書!

是可忍孰不可忍,文官憤怒了,這純純是戲耍他們。

一時間,彈劾王越的奏疏如雪花一般,送上了朱見深的禦書案。

朱見深拿出渣男行為,對群臣的彈劾不反對,不接受,不回應,任憑奏疏如暴風雨般襲來,我自巋然不動。

一律留中不發!

同時,他開始了針對邊鎮武将的調整……

軍隊有序對調、換防,鎮守太監也開始換人……

權力要流通起來才健康,不然,朱見深也不會緻力于改土歸流了,權力一旦長時間集中在一人手中,無論是對國家,還是對皇帝,都不是件好事情。

對邊鎮施行換防,以便軍隊更加如臂使指,才是朱見深的最終目的。

這樣做也有弊端,會對軍隊戰力有一定削弱,不過現在的漠北草原根本就不敢進犯大明,所以這個弊端也就不存在了。

何況,朱見深還預留了兩萬精銳沒動。

……

汪直、王越着實夠争氣,每隔一段時間就出去打一次,打得草原勢力别說進犯大明了,都不敢靠近大明,躲得遠遠的,二人硬生生将大明的戰略縱深,延長了二百餘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