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14章(第2頁)

不是口頭承諾,而是實實在在的聖旨。

這一次,群臣心安了。

盡管還是心有不甘,卻也沒再得寸進尺,也是怕逼得急了,皇帝掀桌子。

當今局勢,他們根本不是皇帝對手,眼下扳倒了汪直,已經算是很好了。

真是……便宜他了。

歎了口氣,文官集團再次向王越發動攻勢。

這些個讀書人,心眼兒小起來堪比針尖,他們還記着仇呢。

甚至……他們對王越的恨,更勝汪直。

汪直是敵人,王越是叛徒,通常情況下,人對叛徒的憎恨遠遠大于敵人。

朱見深正有此意,順勢撤除了王越大同總兵官之職,隻讓其擔任宣府總兵。

文官依舊不滿意,但朱見深也就辦到這兒,堅決不肯再對其加責。

鬧騰了兩個多月,惹得朱見深發火,罷黜了一位侍郎,數位禦史,這才告一段落。

至此,朝局再次平穩下來。

朱見深也真正意義上放松了,很放松。

如今的他,論權柄,直追太祖太宗,比宣宗還要強上一線。

文官、武将、太監、後宮,皆在他掌控,誰也翻不起浪花,更構不成威脅。

曆經正統、景泰,朱見深再次完成了集權,且猶勝仁宣二宗,真正意義上做到了令行禁止。

他的意志,他推行的國策,沒有人敢陽奉陰違,不存在推行不下去的情況。

當然,暗裡仍有許多見不得光的事,不過相對來說,這水已經不算渾濁了。

盡管依舊不清澈……

~

八月,遼東。

李青享受着秋涼的爽快,怡然自得。

建設遠比破壞更艱難,此次朝..鮮之旅,耗時比去日本國攪動風雲要長不少,不過,結果還算滿意。

朝..鮮王室很感謝他,也很感恩大明,因為李青打的是朝廷旗号。

朝..鮮是對大明最忠誠的藩屬國,再加上這一波人情,對大明的後續發展,會起到很大作用。

李青清楚的明白,大明的上升之路就快到頭了,甚至現在就到頭了,再往後,蛋糕非但不會變大,反而會越做越小。

一是大明不年輕了,二是氣候問題!

這氣候……影響的不隻是大明,而是全世界。

在這越來越惡劣的氣候下,衆生平等,沒有人可以不受波及。

李青能想到的也隻有掠奪、合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