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14章(第7頁)

“好嘞。”夥計一見大賺,笑得更開心了,還說了句吉祥話:“祝客官升官發财。”

李青好笑搖頭,接過夥計遞上的包子,轉身去了另一條街的糧油鋪子、布坊。

在外數年,大明的物價似乎又有所增長,他想知道如今一兩銀子的購買力是多少……

貨比三家,李青大緻有了概念。

以日常生活的角度折算,一兩銀子大概頂得上後世六百塊左右,具體到方方面面肯定有些出入,但不會差太遠。

掰着指頭算了算,剛才那一頓飯吃了小一百。

不過他吃的東西不老少,普通人的話頂多三分之一就夠了,換算到後世京都,這個價格倒也完全能接受。

若是購買米面,這些錢足夠一家老小兩日食用,要是粗糧的話,差不多四五日。

當然,這是隻算吃一方面,不包含其他。

回到連家屯兒時,已經半晌午了,李青沒急着回家,沿着街巷散步。

一路走,一路看,目之所及,百姓穿的都是應季衣服,補丁也不多,孩童衣服的布料明顯還要好一些。

顯然,物價雖有所上漲,但百姓依舊活的起,且活得很滋潤。

見狀,李青稍稍放了心。

其實從宏觀層面來說,物價小幅度上漲利遠大于弊,既可以有效提升經濟,也能稀釋豪富手上的錢。

在這個世界上,無時無刻不在發生着一件事。

——财富在往一小撮人手中彙集。

若财富總值永遠不變,結果隻會是百姓活不起,所以,适當的增加貨币,并不是件壞事。

不然,李青也不會緻力于對日本國進行掠奪,讓其對大明進行金銀輸送了。

表面看,金銀隻是冷冰冰的金屬,但實際上并不是,它對大明朝廷,對大明百姓,都起着無與倫比的作用。

其實大明寶鈔也是個不錯的選擇,奈何,老朱家的人不懂得節制,若不是李青極力阻止,大明寶鈔信用都耗光了。

一圈兒下來,都晌午了。

李青來到小院兒門口,本想翻牆進去小憩一會兒,下午再跟朱見深談國事,卻不料,一個十二三歲少年,蹲在他家門口不走。

第204章

叛逆少年

這少年衣着不算華麗,卻十分得體,且沒有一點補丁,顯然家境殷實。

他立定站着,望着院牆愣怔出神,渾然不覺身邊有人在打量他。

“喂,看什麼呢?”

少年一個激靈,轉過頭看向李青,似乎有些生氣。

李青好奇道:“你傻站在這兒幹什麼?”

少年年齡不大,卻是有些老成,轉過頭,輕哼:“路是公家的,我在這兒礙着你了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