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56章(第10頁)

如今小說行業興旺,俨然成了娛樂的支柱産業之一,這時代沒有審核,你想寫,你就能寫。

主打一個敢寫,一個敢看。

在這塊上,朝廷并無相應律法幹涉。

甚至不少文人都私下寫這個,自娛自樂。

這時代的文盲超級多,純粹的文字行不通,幾乎都有插畫,主打一個老少皆宜。

話說回來,春宮這東西早就有了,并不是大明的特有産物,且曆朝曆代都沒禁過這個。

畢竟,在這時代,風流狎妓都能拿到台面上說。

其實,李青不愛看這個,不過買都買了,扔了實在浪費,索性就看了起來。

話本質量不錯,雖是春宮一類,卻并不粗鄙,且有很強的故事性,跟後世的皇書完全不是一碼事。

趣味性極佳……

看着看着,李青突然萌生了一個想法,為何不能将這話本轉為畫本,銷往海外呢。

漢文化的璀璨,可謂是遙遙領先,文字傳播起來困難,但圖畫不同,隻要夠生動,有故事性,哪怕不識字,不是漢人,也能看得清楚明白。

即便是在後世,娛樂産業極其發達時代,漫畫都有很大市場,何況是這時候呢?

‘铛铛铛……’

“先生,是我。”王守仁的聲音響起。

李青一怔,收回心神,忙收起話本放回廂房,這才走到門口開門。

王守仁、諸氏、王華都來了,還有王家的兩個下人,提着滿滿當當的禮物。

“這是……給我送禮?”

王華客氣道:“幸賴李神醫妙手,讓王某提前抱上孫子,今犬子回來,自然要來答謝、拜訪一番,小小禮物,不成敬意。”

“王大人既如此說,那李某就卻之不恭了。”李青笑笑,“請進。”

王華是典型的謙謙君子,有着很高的道德感,卻也有些古闆,說實話,跟這樣的人相處,并不是一件很愉快的事。

因為得端着,不能像跟王守仁相處那般,可以無拘無束。

不是說王華裝,而是這時代的文人,行事、待人接物,大多如此。

尤其是興緻來了,還要吟首詩什麼的,李青真的頭大……

這是大明朝,唐詩宋詞沒法抄,李青實在是有心無力,好在諸氏有小恙在身,借着這個由頭,李青才勉強沒露怯。

好一番暢聊,直到午時時分,王華才起身告辭。

李青目送他離去,這才長長舒了口氣,隻覺比他披星戴月地趕路都累。

“可算走了,别再來了啊!”

繼說不過王守仁之後,李青對王華也産生了不敵念頭,甚至有些恐懼。

關上門,李青準備做幾道好菜,好好撫慰一下受傷的心靈,然,才切好菜,門又被敲響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