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73章(第10頁)

“那當然啊?”李雪兒笑嘻嘻道,“李爺爺不知,曆屆鄉試放榜之後,金陵城都能熱鬧好些日子呢,富紳拉攏才子,大戶人家小姐選夫婿……”

巴拉巴拉……

說話間,出了侯府。

二人沒有乘轎子,眼下正值四季中最舒服的時節,迎着秋風好不爽快,乘轎反而不美。

李青提前叮囑:“小雪兒,咱眼光别放那麼高,人家是嫁女,咱是招婿……”

“好好好,不高不高。”李雪兒不想掃興,順着他說。

李青這才放心,同時,對富紳這種手段也感到頭疼。

可這種現象又無法杜絕,風氣如此,根本不是皇帝一句話就能改變的,官紳合作的源頭,大抵就在這了。

不僅金陵如此,大明兩京一十三省,無不如此。

何況,早在大明之前就是這般,如何免俗?

另一方面說,這也是對才子寒窗苦讀的饋贈,真頂着巨大壓力打擊這種風氣,反而會傷及士子的進取心。

十年寒窗苦讀,苦心鑽研八股,為的是什麼?

不就是出人頭地,春風得意嗎?

從宏觀角度出發,這些才子必須要籠絡,唯有如此,才能使國家穩定。

當初,朱見深頂着壓力清理官僚機構冗員,也正是為了讓士子們有進取心,看到希望。

許多時候,許多事,明知它有問題,卻也無法改變,倒也不是真就改變不了,而是強行改變的代價會更大,且也隻會把事情弄得更糟糕。

就如……皇權不下鄉!

朝廷的政令,朝廷對基層的管控,最多也就到縣這一級别,至于鄉鎮……表面上在朝廷管轄之内,實則在管理上,尤其是賦稅上,還是要依仗地方富紳。

說直白點,曆代王朝一直都在奉行官紳合作!

哪怕眼下的大明國力鼎盛,仍無法做到全權管理。

這是千年來固有的政治格局,富紳在地方上能量太大了,朝廷必須要做出‘讓利’之舉。

若把皇帝比作大地主,那地方富紳就是小地主,唯有小地主認可大地主的王朝才能長久,否則,立時就要天下大亂了。

除非像後世那般,科技大爆炸,依仗網絡信息監管,人人标配身份證……

不然,朝廷就是不惜一切代價颠覆現有格局,也萬沒可能如臂使指的管理天下萬民。

且颠覆的代價實在太大,甚至會搭上王朝的命!

這一點,王莽就生動的演繹過!

“李爺爺,李爺爺……”

連着喚了幾聲,李青才回過神。

李雪兒問:“你是不是又想起不開心的事了?”

“沒什麼,走吧。”李青笑笑,思緒卻仍是飄飛—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