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90章(第6頁)

“父皇……”朱厚照意識到自己說了不該說的話,忙道,“皇爺爺英明有為,政績輝煌,他沒有遺憾……您也别有遺憾。”

“嗯…。”朱佑樘吐出一口氣,笑罵道:“你呀,比父皇小時候安逸太多了,卻是……身在福中不知福,父皇都覺得寵你寵過了頭。”

“老子寵兒子天經地義。”朱厚照茶言茶語,“父皇你可别聽那幫子文臣逼逼,他們知道個啥?就會離間咱們父子感情……”

“少來這套。”朱佑樘好氣又好笑,“你呀,總是長不大。”

“要不說您是父皇呢?”

“哦?哈哈……”朱佑樘被兒子逗得開懷大笑。

見狀,朱厚照又把話題引向永青侯,問:

“父皇,當初你見那永青侯時,他多大了啊?”

“垂垂老矣了都。”朱佑樘止住笑,惋惜道,“君生我未生,我生君已老;這位永青侯是有大智慧,擁有大能力者,不輸洪武朝的永青侯!

可惜啊,時間不湊巧,這麼好的人才與父皇無緣,真是人生一大憾事。”

說着,他就當初正統朝,李青入朝堂,輔佐正統帝,扳倒三楊……一一講解。

為兒子普及永青侯事迹的同時,也存着讓他從中學習的心思。

一樁樁,一件件,盡顯手段之高超,眼光之長遠……

朱厚照聽得心馳神往。

末了,道了句:

“父皇,你覺不覺得……那位李神醫對政治的見解,也非常人?”

“怎麼老是問這個人啊?”

“呵呵……突然想起當初皇爺爺誇過他。”朱厚照搪塞。

朱佑樘倒沒懷疑,沉吟道:“當初父皇也有召他入朝的打算,奈何,他志不在此,且他對你皇爺爺有大恩惠,父皇不好強迫,便放了他自由……此人卻也不凡,不過,遠無法跟永青侯比,能跟永青侯比的……怕是也隻有永青侯了。”

頓了下,補充說:“還有洪武朝的永青侯,說起來,他的事迹更傳奇呢。”

看來是我多想了,二者确實不可能是同一人,就算他再能養生,卻也不可能這般變态,不然都成神仙了,再說,真是同一人,父皇也應該認出來才對,況且還有皇爺爺……朱厚照暗暗搖頭,覺得自己異想天開了。

接着,他又對洪武朝的永青侯來了濃郁興趣,問:

“兒臣讀太祖、太宗實錄時,倒是有提過那個永青侯,不過篇幅并不大,他不是監軍嗎?”

“是監軍,可不止是監軍。”朱佑樘失笑道,“你呀,就是太貪玩了,一看就是太祖、太宗實錄沒讀透,一目十行當然讀不出感悟,還有啊,讀太祖、太宗實錄時,最好結合起居錄,如此才會有大收獲,也才能認識到那位永青侯的不凡……”

接着,他起身走到書架,取出一本書籍遞給他,道:

“以你的性子,實錄、起居錄那些你也看不進去,看看這個吧。”

“這是……”朱厚照愣愣接過,看着書封上的《大明轶聞錄》,一臉呆滞,“父皇,這是……小說?”

朱佑樘搖頭:“起初父皇也以為是小說,不過,你皇爺爺很嚴肅的告訴我,這裡面的事都是真實發生的,不過是叙述方式像小說而已,這裡面關于洪武朝的永青侯的事迹更多些,你感興趣的話,可以多看看。”

頓了下,說:“别看講述方式随便,卻能學到好多東西;

常言道:以史為鏡,可以知興替;況且這還是我大明朝的曆史!不過……

政治非一成不變,上面的東西不一定适應當下,可以學習卻不能照搬,懂嗎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