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93章(第6頁)

剛吃完火鍋,微微有些發汗,迎上冰爽的微風,微醺的唐伯虎惬意的不行。

李青也倍感舒适,不過還是提醒道:“一熱一涼,最易染上風寒,當心點兒。”

“我身體沒那麼差,當初在桃花庵可比這冷多了,那房子漏風,一到冬天啊……”他講述着那段難熬歲月,“先生你知道嗎,我曾有過三日沒吃飯的經曆,你猜怎麼着?”

“怎麼?”

“嘿,一點都不餓,三日無煙不覺饑啊……”唐伯虎給講段子似的,逗得李青忍俊不禁。

可一笑之後,又是心疼,唐伯虎說的輕松,可不難想象,那段歲月有多苦難。

三日無煙不覺饑,非是不餓,而是餓過頭了。

李青不知道的是曆史上的唐伯虎死于饑寒交迫。

“都過來了。”

“是啊,都過來了。”唐伯虎輕歎,“身體上的苦難且還好,心中的絕望……唉,當初我真有過輕生念頭,後來發現……”

“哈哈……我怕死!”

李青不禁樂道,“這話說的……世上又有幾人不怕死?老話還說呢,好死不如賴活着,活下去,才有希望。”

“是啊,那時的我可不敢奢望今日這般。”唐伯虎感激道,“多虧了先生你。”

“哎?也不必這般,我也是抱有目的。”李青輕輕搖頭,“利用你這個大才子的才情風雅,推動漢文化的傳播,我這叫私心。”

“你管這叫私心?利用?”唐伯虎失笑,“若這算利用的話,那我很情願被利用。”

頓了下,道:“先生,我現在總算明白了些你的用意,不過……為何不用更好的手段呢?”

“什麼?”

“百姓遷徙啊!那樣效果豈不更好?”

“呵呵……不是每個人都如你這般灑脫。”李青歎道,“漢人鄉土情結太重了,他們不肯離開家鄉,不是說無法遷徙,而是沒有遷徙的條件啊,除非……百姓活不下去了,才可能考慮遠走他鄉;

可若到了百姓活不下去的境地,他們又沒能力遷來這裡了,路上都餓死了啊!”

李青苦笑道:“百姓叫遷徙為逃難,這個他鄉,頂多去其他省份,現在你讓他離開大明……百姓是萬萬不會接受的,且文化風俗上還存在差異,到頭來矛盾重重……如今這般更為穩妥,也切實可行。”

“漢文化已在這裡生根發芽,待未來成長為參天大樹,消除了差異化,想來會有部分人主動遷來,開海通商的好處不隻是财富,還有交流。”李青自信道,“信息的發達,必将導緻這裡得天獨厚的氣候被發現。”

“還是先生看得透徹,我太想當然了。”唐伯虎心悅誠服,“先生,你才是真正的博學,有大智慧。”

李青好笑搖頭:“我呀,隻是看多了,活久了,且有一些不拘于這時代的見識,若同等條件下,我大概率會是個流氓。”

“活久了?”唐伯虎愣了下,正欲說什麼,卻見朱祁錦從遠處快速走來,他道,“先生,你又要忙了。”

李青點點頭,叮囑道:“你穿得單薄,待會兒喝碗姜茶去去寒。”

說話間,朱祁錦走來,埋怨道:“我等着你施針,你卻在閑逛,有沒有一點素養?”

“成,一會兒紮你針狠的。”

朱祁錦沉吟了下,點頭道:“如果效果更好,我想……我可以忍受。”

李青:“……”

就離譜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