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97章(第5頁)

張皇後臉上一熱,接着有些惱火:不是,你什麼态度?

她恨恨一甩袍袖,淡淡道:“太上皇的病,務必治好。”

“好了小張,你在這兒也挺久了,去歇歇吧,朕與李神醫聊會兒。”朱佑樘天生一副好脾氣,人也十分随和。

張皇後瞥了李青一眼,這才微微屈身,“臣妾告退。”

沉默了一會兒,朱佑樘率先開口:

“那牙刷是你設計的?”

“算是吧。”李青點頭,接着,笑道:“不過,我隻是出個點子,多賴太上皇制作精良。”

他在東宮見過了成品,幾乎可以跟後世相提并論了,可以廣泛應用。

“哎?不必謙虛。”朱佑樘呵呵笑道,“許久不見,李神醫倒無太大變化,隻是黑了不少,瞧着成熟多了,這些年去哪兒了啊?”

“去了海外。”李青道,“我孑然一身,是個閑不住的人。”

“嗯,海外也有可取之處,前些年李總兵帶回來的火炮實令朕開了眼,大明雖大,卻也無法包羅萬象啊!”朱佑樘悠然道,“再遠些還有那永樂米、永樂豆、宣德薯……正是因為有了這些作物,大明工商業才得以發展起來……”

李青輕笑點頭:“我天朝上國地大物博,然,海外亦有可取之處,太上皇能保持一顆謙虛之心,乃國之大幸啊!”

“呵呵……朕也沒傳言的那般好。”朱佑樘笑笑,轉而道,“太子還小,朕想多看着兩年,需你多多辛苦。”

李青點頭:“草民竭盡全力。”

“嗯…,有無打算進入仕途?”朱佑樘問,不待李青說話,又繼續道,“當初你為先帝診病,朕就有召你入仕的打算,奈何,你一聲不吭跑了,簡直……”

“算了,不說那些了。”朱佑樘道,“你雖未讀萬卷書,卻行了萬裡路,科舉隻是選才的标準之一,不是唯一,事實上,文章做得好,并不意味着官能做好。”

頓了頓,“你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,不僅在醫術上,朕做了這麼多年的皇帝,自認還是有些眼光的,如何,可願?”

李青眼睑低垂,陷入糾結。

他不想做官了,因為如今的大明生态,跟朱祁鎮那會兒不一樣了,在廟堂能發揮的價值不大。

可朱厚照他又不放心,盡管有了王守仁引導,盡管弘治還活着,他依然不放心。

沉吟良久,李青做了個折中的決定,道:

“草民閑散慣了,且性格也注定在官場上走不遠,能為國家盡些綿薄之力,草民自是甘願,然,正統的官僚體系……草民融不進來。”

“哦?呵呵……”朱佑樘失笑道,“你是想要個相對自由,卻能說得上話的官是吧?”

是的……李青讪笑,“草民不敢。”

“沒什麼敢不敢的,當初你為先帝醫病還沒來得及賞你,這回趕在一塊了,就賞你個大官做。”朱佑樘沉吟道,“太子太師如何?”

第201章

合情合理

弘治仁厚不假,可他對臣子的晉升卻相當謹慎。

一方面,來自他父皇的教誨,一方面來自小本本,朱佑樘禦下以仁,對臣下卻不濫以升遷。

要知道,連劉健、謝遷、李東陽,都還隻是‘少’字開頭,李青上來混個‘太’,着實破天荒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