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過,朱厚照也不會因此就掏心掏肺,他還需考驗、觀察一段時間。
“李卿與楊一清私交如何?”朱厚照抿了口茶,目光移向奏疏,裝若無意的問了句。
“君子之交淡如水。”李東陽說,繼而又補了句,“臣确欣賞楊總督。”
朱厚照愣了下,詫異地擡起頭,不想他這麼坦誠,一時間竟不知該如何繼續話題。
李東陽坦然笑道:“為臣者,當以忠,君明則臣直,故臣敢知無不言。”
朱厚照也笑了:“你這馬屁拍的……嗯…,讀書人就是不一樣。”
“……臣發乎真心。”李東陽道。
“嗯嗯,朕相信。”朱厚照點頭,心情舒緩不少。
情況比他預想的好很多,至少不是所有人都是‘敵人’。
兩歲就被冊立太子的朱厚照,從小接受的就是帝王教育,他熟讀經史,帝王權術亦是沒落下,深谙制衡之道,更知分而治之的妙用。
“李卿對朕無需顧忌,有言但言無妨。”朱厚照笑道,“宰相肚裡能撐船,何況朕這個一國之就如這寶鈔、銀兩問題,若非李卿言明其中隐秘,朕還不知呢。”朱厚照笑着說,“這種态度很好,要保持下去,有言當谏。”
“食君之祿為君分憂,進谏皇上是臣子的本分,隻要皇上莫嫌煩就好。”李東陽含笑點頭。
“不煩,不煩……”朱厚照爽朗一笑,接着,晃了晃手中奏疏,歎道:“山..東、河..南似乎旱災很頻繁啊!”
李東陽明白話中意味,沉吟了下,正色道:“皇上,山河四省多旱災,這是數朝的實情了,江南地區倒是好很多。”
似乎是怕這番說辭,不易取信于人,李東陽又道:
“地方官兒或有私心,卻絕不敢欺君,畢竟……是否有災一查便知,這種事想隐瞞也隐瞞不了。”
“嗯…,這倒也是。”朱厚照緩緩點頭,擰眉道,“朕觀曆史……漢唐時期可未有此情況啊,莫非我大明獨有?”
第5章
小皇帝果然要搞事
這話李東陽豈敢亂說,隻得道:“尚書有雲……”
“别整這個了。”朱厚照沒好氣道,“方才還君明則臣直,這會兒朕就不明了?”
“……皇上恕罪。”李東陽告罪,沉吟了下,道:“那臣就知無不言了。”
“這才對嘛。”
李東陽斟酌了措辭,道:“詩經有載,漢初時,山河四省冬日幾乎不結冰,小麥一年兩熟,甚至三熟;武帝能打出中原王朝的威武霸氣,除了本身能力強,糧食豐收也是關鍵;
到了漢末三國時期,溫暖氣候徹底不複存在了……
隋唐時期,溫暖氣候再次歸來……其實,眼下這般并非大明獨有。”
簡單闡述了下史載,李東陽問:“皇上可聽過晏子使楚的典故?”
“自是聽過。”
“晏子使楚時曾說過一句名言:生淮南為橘,生淮北為枳;”李東陽道,“晏子雖是反諷楚王,卻也符合當時情況,而唐漢時期,北方卻能生橘。”
頓了頓,“從結果來看,氣候寒冷會導緻大旱。”
朱厚照緩緩點頭:“李大學士真是博學啊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