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謝皇上。”
禦座上,朱厚照打量着眼前這些人,眼中不禁露出一抹欣然之色。
這些人或年紀大,或年紀小,但,都年輕!充滿朝氣,不似朝堂之上,淨是些老年人。
朱厚照呼出一口氣,低沉道:“朕初登大寶,愈覺國事之艱難,欲勵精圖治,不負祖宗江山,不負社稷萬民……”
庶吉士們靜靜聽着,心思電轉……
一陣場面話之後,朱厚照話鋒一轉,歎道:“治國理政,當因時因勢而定,一味固守卻不可取,然,朝中六尚書、三學士、及諸多文臣,皆謹慎有餘,進取不足,非但不能理解朕之良苦用心,甚至還……唉,
朕也知道他們是好心,一心為了大明好,可大明在發展、在進步,為君、為臣,皆要做出突破才行,諸卿以為然否?”
一句‘諸卿’,讓這些人心潮澎湃。
他們不是官場老油條,更不是李青,對大餅,且還是皇帝畫的大餅,沒有丁點抵抗力。
“皇上聖明!”諸翰林恭聲贊同。
卻在此時,一道不和諧的聲音響起,“皇上聖明,然,全盤否定朝中老臣,亦有不妥之處。”
嘶!
衆人倒吸一口涼氣!
這人瘋了嗎?
娘的,風頭不是這般出的好不好……一群人心裡罵娘,唯恐殃及到自己,忙不着痕迹地與開口之人拉開距離,以表明立場,同時,側目而視。
朱厚照亦沒想到會碰上這樣的愣頭青,驚詫看向開口之人。
這人約莫二十六七歲,似是生活貧苦的緣故,看起來菜色明顯,人也很瘦,眼下被人無形隔離,更顯鶴立雞群。
朱厚照心頭有些愠怒,卻不好直接發火,顯得自己這個皇帝沒有容人之量,他淡淡道:
“你上前來。”
年輕人走上前,長長一揖,直立身子,低着頭,身體微微發抖。
“你叫什麼名字?”
“微臣嚴嵩,參見吾皇萬歲。”他重新下跪大禮參拜,不禁生出一股悔意,暗罵自己不該這般頂撞。
我九歲進入縣學,十歲通過縣試,十九歲中舉人,二十五歲時以二甲第二名,全國第五名的成績中進士,本該有個不錯的成就,可方才那般沖撞皇帝……嚴嵩回顧着自己的努力曆程,萬分懊悔。
實不該出這個風頭啊!
然,話已出口,覆水難收。
嚴嵩戰戰兢兢,他強迫自己沉靜下來,讓自己看起來鎮定,可發顫的嗓音,以及微微哆嗦的身體,卻出賣了他。
這麼多年的努力,兒時的夢想,親人的期盼……可能就要就此終結,他哪能鎮定下來。
“來,說說朕的不妥之處。”
嚴嵩一凜,磕頭道:“微臣有罪。”
“不說出個一二三來,罪加一等!”朱厚照冷聲說。
見龍顔震怒,沒人敢再站着,‘呼呼啦啦’跪了一地,包括那小太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