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給他們充足的食物。”李雪兒道,“當時我想着,就當樂善好施了,萬一成了可是功莫大焉。”
“解決問題了沒?”
李雪兒苦笑搖頭:“沒有!”
“問題出在哪兒?”
“我低估了窮人的窮苦程度。”李雪兒歎道,“我給一部分人進行了援助,保證他們能吃到飽,甚至吃到撐,然後暗中觀察,結果發現……他們把這些富餘食物拿去換了鹽巴,醬油……等調味品,亦或換了布料、棉花……”
“起初,我還挺憤怒的,覺得他們就是扶不起的阿鬥,不過……”李雪兒頹然道,“在嘗試過他們吃的食物,以及冬日單薄之後,才知道他們有多苦。”
頓了頓,“我想過用以工代赈的方法幫他們解決貧苦,奈何……行不通。”
李青一直以來都是着眼于大局,這些具體細化的東西,他沒精力兼顧,畢竟……千百年來,百姓一直都掙紮在生存線上。
大明太大了,當下人口更是達到了曆史之最,又是開海通商,又是攤丁入畝,又是高産作物……這麼多年的努力,各種利好的加持下,也才做到脫離饑餓。
至于更進一步的富民,他現在還不敢想。
李雪兒敢想,甚至敢做,這是一種大魄力。
哪怕看起來頗有種‘初生牛犢不怕虎’的不知所謂,卻值得被肯定。
李青态度緩和下來,問:“問題出在哪兒?”
“生産素質低下,莫說走精品商品路線的李家,就是李家的供應商崗位,他們也無法從事……”李雪兒道,“人家沒道理放着好工人不用啊,他們甚至願意施舍,那樣還能落一個好名聲,可雇傭這些人帶來的利益損失……太大了。”
李青緩緩點頭:“再然後呢?”
“我放棄了他們。”李雪兒道,“李家雖有錢,可這就是個無底洞,根本無法填滿,當然了,僅金陵一城的話,還是勉強能做到的,可總不能散盡家财去行善吧?
再說,若是李家産業倒了,間接造成的破壞影響将會更大。”李雪兒歎道,“所以,我放棄了他們,轉而把扶持目标放在相對不太過貧苦的人。”
李青也歎了口氣,道:“不太過貧苦……是指哪些人?”
“有自己的耕地之人。”
說到這兒,李雪兒心情好轉起來,興奮道:“轉換目标之後,取得了重大成果!”
李青情緒也被調動起來,“成功了?”
“……哪有這麼容易啊!”李雪兒白了他一眼,繼而又開心起來,道:“目光着眼于耕地後,我找到了一條做大蛋糕的本質。”
李青撓了撓頭,實在想不出來,紅薯、土豆都引進,并大規模種植了,還如何進一步做大蛋糕。
“是肥料!”李雪兒給出答案。
李青一怔。
李雪兒讪讪道:“其實我也不懂種地,一直以為田間肥料就是大糞,把重心放在耕地之後,才了解了這些……”
“砰砰砰……”
砸門聲打斷了李雪兒。
“李卿開門!快開門!!”朱厚照特有的大嗓門響起。
李雪兒詫異,“這誰呀?”
“小皇帝!”李青興趣正濃,被這一打斷頗為不爽,“我這不方便,你改日再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