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09章(第10頁)

李青笑了:“且不說數額對不對得上,就算有這麼多吧,敢問謝大學士,這百萬雄兵之中有多少可以上陣殺敵?”

“這個……本官又不是管軍隊的,哪裡知道這些?”

“那我就武斷的告訴你,一半都沒有,甚至……”李青歎了口氣,道,“有太多兵都成了莊稼漢,淪落成徹徹底底的農民,而非戰士!

戰事不起還好,戰事一起……原形畢露!”

李青歎道:“在屯田制,以及多年無戰事的情況下,軍隊戰力下滑之嚴重,各位心裡沒數?

是,即便如此,大明依舊無敵手!”李青道,“可這隻是眼下,未來……就無法保證了,此消彼長之下,誰敢保證大明霸主的地位不會動搖?”

謝遷不以為然,哼道:“危言聳聽之論!”

李青氣笑了,譏諷道:“堂堂大學士,竟不講事實,一味盲目自大,對得起朝廷對你的栽培嗎,對得起皇帝對你的重用嗎?”

“你……”謝遷怒極,憤然道:“衛所軍戰力或有下滑,可邊鎮卻非如此,草原蠻子絕無可能突破大明防線,

在我大明為非作歹,本官願拿人頭作保!”

李青冷聲道:“這是議政,請你收一收個人情緒。”

“……難道你覺得大明擋不住鞑子?”謝遷強壓着火氣。

李青淡然道:“氣候的持續惡化,加之大明的強大,導緻他們定會不斷向内蠶食,最終統一,這點,我可有說錯?”

“是又如何?”

“我猜你一定會說,大明有堅城,有利炮,隻需固守,他們便不能打進來,是不是啊?”

謝遷臉上一熱,反問:“難道不是?”

“呵呵……看來你是真的對兵事一竅不通。”李青冷聲道,“大明有堅城利炮,敵人卻可以攻其一點,孰強孰弱還未可知呢。”

一直沉默的李東陽開口了:“李太師言之有理,可在本官看來,北方之禍,依舊難成大事。”

頓了下,補充:“當然了,李太師居安思危這是好的,然,謝學士也并非盲目樂觀,咱們都心平氣和,理性分析一下。”

李東陽沉吟道:“眼下,大明和關外的主旋律是互通有無,隻要這種關系不變,就打不起來,關外蠻族與我漢人不同,退一步說,哪怕他們統一了,所謂的大汗也無法與我們的皇帝相比,下面人不願意打,大汗亦無他法。”

謝遷稍稍冷靜下來,點頭道:“不錯,蠻子也不傻,放着好好的生意不做來拼命?

記得憲宗皇帝那會兒,他們就不安分過,結果呢?”謝遷冷笑道:“結果就是老老實實地認錯,并接受小王子的稱号。”

“唉……敢情我剛才說的你們還是沒聽進去。”李青無語,“當氣候惡劣到極限,到了生死存亡之際,他們還顧得上經濟制裁?

前段時間,延綏出現蠻子武裝,何也?

難道不是在試探朝廷态度?”李青嗤笑,“誠然,自大明建國至今,綜合國力一直在上升,國家愈發繁榮,然,軍隊戰力卻在緩步下降,宋王朝夠富裕了吧?結果呢?”

李青寒聲道:“難道錢可以用來賠款,卻不能用來花銷于軍隊?”

“你……”

“未來北方戰事必起,于大明而言,這并非壞事,若運作得當,可從根本上解決北方問題!”李青道,“可前提是軍隊戰力要保持水準,至少……要保持當下的戰力,若一直下滑……結果就難料了。”

頓了頓,李青歎道:“時代變了,開海通商,交流萬國,這為大明帶來了利益,同時,也讓外人見識到了大明的富裕,大明的潛在敵人不再隻是北方,而是……萬國。”

“當生存難以為繼,劫掠則就成了天經地義。”李青掃視幾人,道:“坐視軍隊戰力下滑,結局怕是比宋王朝更慘,誰都會來咬上一口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