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12章(第9頁)

頓了下,補充:“沒别的意思,就私下聊聊。”

我信你個鬼……李青道,“去客堂吧。”

客堂,

八樣小菜,一壺酒,杯碟碗筷一應俱全,四人圍桌而坐。

先飲了一杯,吃了幾口菜,這才開始話題。

謝遷輕歎道:“募兵制的推行……擋不住了,這個結果想來李先生很歡喜吧?”

“這是大明幸事,怎是我一人之喜?”李青道,“謝學士如此說,實為不妥。”

謝遷倒也不怎麼生氣,反而笑笑,問:“那你可真有解決募兵制度下,軍隊忠誠度的問題?”

其餘三人也望向李青。

謝遷道:“先生可莫要說,募兵制會如府兵制一樣安穩,你應該知道,這個政策一旦推行,再無回旋餘地,終大明一朝,再也無法擺脫。”

李青嗤笑歎道:“安穩?這世上就沒有安穩過,更沒有可一直安穩的國策!”

謝遷一滞。

李東陽道:“漢唐武德充沛,結果卻是……漢崩三國,唐崩五代,流了多少血?這其中募兵制度……誠然,募兵制卻能解軍隊戰力不足問題,可……以後呢?”

“不解決眼下問題,何談以後?”李青反問。

楊廷和擰了下眉,道:“李先生,我等這次來,非是阻止募兵制推行,而是想試着盡善盡美。”

頓了下,道:“宋太祖搞募兵制,卻也對募兵制進行了防範限制。”

“你是說以文抑武?”李青突然心頭火起,叱道,“是,以文抑武卻能保障軍隊不起暴亂,可結果呢?

結果有了靖康之變,結果弄出了個秦桧,結果……!”

李青深吸一口氣,質問:“一首滿江紅還不夠嗎?”

舉杯飲盡酒,李青重重一摔杯子,道:“以文抑武,結果隻有一個——外族入主中原!”

“那以武抑文呢?”楊廷和反駁說,“漢末,唐末血淋淋的例子,又作何解?”

李青沉默,道:“肉爛在了鍋裡。”

“你……!”楊廷和氣結。

“我知道,你們骨子裡瞧不起武将,可你們有無想過,你們自持的學問,才情,風雅,在敵人殺到門口時,能派上什麼用場?”李青淡淡道,“難道用你們的三寸之舌,讓敵人退兵?”

劉健道:“兵者,兇器也;需慎之又慎,本官不否認武将的貢獻,不過,國家最需要的是安穩……”

“沒有強大武裝,何來安穩?”

“漢末之禍,安史之亂,無不是軍閥失控導緻。”劉健說。

李青‘呵’了下,道:“那照你這意思,文官就盡皆忠心耿耿呗?

那請解釋解釋,周公恐懼流言日的下一句!”

劉健:“……”

“兩害相權取其輕!”謝遷悶聲說,“王莽的例子絕不會發生在大明,王朝更疊的浪潮下,皇權一直在加強,如今的大明與漢代不一樣,還請李神醫莫要抛開事實不談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