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13章(第1頁)

幾人輕輕點頭。

謝遷沉吟道:“其實募兵制,尤其還是半推行的情況下,對文官整體的沖擊并不大,不然,就不是在朝堂上吵了,不過……

不排除會有人打着今日我等的擔憂為幌子,促使以文抑武的局面發生,廟堂無蠢人,借勢而起的道理,誰都明白。”

“謝大學士能說出這番話,足見赤膽忠心。”李青颔首,道:“不過,這并不算什麼問題,勳貴在得利的情況下,自會下場為皇帝搖旗呐喊,咱們這位小皇帝,并非是偏聽偏信之人,他态度堅定,那些人就是說破天,也改變不了什麼。”

劉健驚奇地看了李青一眼,道:“李神醫年歲不大,對廟堂權謀的理解之深刻,實令人驚歎啊!”

“過譽了。”

劉健道:“老夫老了,賓之,于喬也不年輕了,未來廟堂是你和介夫的時代,李太師雖不是科甲出身,卻是不世出的治世之才,皇上對你亦是信任且倚重,何不入閣?”

謝遷,李東陽也看向李青。

楊廷和默不作聲。

内閣太小了……

李青道:“我這人懶散慣了,若天下大定,我更想縱情山水,入閣……就算了。”

謝遷蹙眉:“先生還未不惑,怎會生出遲暮之心?”

“呵呵……人各有志嘛。”李青笑笑,提起酒壺自酌自飲。

一番吃喝暢聊,劍拔弩張的氣氛随之緩和下來,幾人對李青固有的偏見,也消弭許多。

午時末,幾人起身告辭。

李東陽道:“募兵制試點推行之後,我等幾人再來聽聽先生的應對之法。”

李青表示歡迎。

送走幾人,李青開始思索鋪墊京衛武學的事。

軍校不能貿然開啟,一定要有個循序漸進的過程,不然,且不說文官受不了,大跨度進展,也會出現諸多棘手問題。

激進?

不!

李青一直都是保守派。

“内閣幾人雖守舊,不過品性卻是極佳,可以利用起來……。”

李青找出紙筆,寫寫畫畫……

第36章

大家都在折中

“呼~”

李青揉了揉腦仁,又審視了一番,暫時沒想到還有什麼可以補充進去,自語道,“就先這樣吧。從邊鎮開始,自要邊鎮大将配合,嗯…,之前延綏那邊有鞑子騷擾,不若就從那裡開始……

不知那個楊一清如何?這麼大的事,保險起見,還是讓其回京當面議的好……”

謝遷,李東陽的話還在耳邊回響,李青幽幽一歎,“我對文官确有偏見,不過,我的偏見是針對文官整體,并不是某個人,你們有家,有室,有宗族,錯綜複雜的利益群體盤根錯節,你們又如何能真正由己由心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