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這其中,肯定有諸多東西被曆史長河淹沒了,亦或說,他掐頭去尾,将自以為不重要的東西抹了去,是以才讓朕無法歸因,有很強的割裂感……”
朱厚照喃喃。
突然感到遺憾,遺憾不能從這位活曆史身上,挖掘大明百餘年的政治風雲。
史書有遺漏,且大多時候隻記錄結果,不記錄過程,更是有不少以‘春秋筆法’記載。
如李青所說:朝廷需要體面,皇權不容置疑!
這就注定了有許多事會被掩蓋真相,不會以真實面貌面向後人。
就拿唐賽兒叛亂,三大殿失火,建立東廠……,之前他壓根就沒把這些事聯系到一起。
“可惜啊……”
朱厚照扼腕歎息。
他知道,李青不會告訴他無關當下政治的往事,甚至,李青永遠不會正面承認自己是李青。
一句‘如是’,足以說明了李青的态度。
他永遠聽不到他想聽到的答案。
…
六月下旬,蟬鳴賣力綻放着最後的盛夏,令人心焦。
李青百無聊賴,突然覺得太閑也不是啥好事。
當然,若能過自己理想的生活,閑着自然好,可他離不開京師,至少現在不行。
至少也要等小皇帝沉穩下來,等朝局不太需要他了,等……弘治走了。
“唉,好無聊啊……”李青往後一靠,拿話本蓋在臉上,打算眯一會兒。
‘砰砰砰……!’大門被蹂躏,接着,是朱厚照的大嗓門,“開門開門……”
來活了。
李青沒惱,他知道,多半是楊一清回來了。
起身上前開門,果然,今日朱厚照身後除了常規的大内侍衛,多了一個知天命的男子。
此人五旬上下,膚色黝黑,身材不算魁梧,個子卻很高,許是平時不苟言笑,面相看起來很不和善,給人一種不太好相處的感覺。
“這位是……?”
“楊一清,楊總督。”朱厚照說完,又對楊一清道,“這是李長青,太上皇主治醫生,兼前太子太師。”
“楊某有禮了。”楊一清拱了拱手,說話硬邦邦的,黑着一張臉。
李青還了一禮,笑笑:“客氣,皇上,楊總督請進。”
三人來到客堂坐了,李青拿出冰塊放在桌上用以降暑,這才道:
“皇上帶楊總督來,是為募兵制之事吧?”
“不錯,快開始吧。”朱厚照有些迫不及待,道:“趕緊把這事兒落實,順便把京衛武學提上日程,朕是一天也不想等了。”
相比朱厚照,楊一清就表現的沉穩多了,他問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