時光荏苒,春去夏來,夏去秋來。
正德二年八月,沉寂半年有餘的朱厚照突然明發诏書,清查天下糧倉,府庫。
這是個突發事件,可有心人并非毫無準備,意外失火适時而起,不過,由于朱厚照提前做了準備,失火并不普遍。
不是不想,而是做不到。
在駐守太監,臨時改換的廠衛共同監督下,一下挖出了許多碩鼠,省、府、州、縣,共計揪出貪官一百三十二位,污吏五千餘。
武官數十餘,勳貴十數人。
一時間,抗議聲不絕于耳,稱是太監,廠衛為了立功構陷忠良。
連病情加重的弘治都驚動了。
群情洶湧。
見此情況,朱厚照沒急着嚴懲,表示會謹慎核查,不冤枉好人,不放過壞人。
話說的好聽,可轉眼,他就着手任命新任官,以壓制住輿..論導向。
果然,翰林院一下就沸騰了。
為了自己的前途,他們開始‘不聽話’了。
第60章
政治不是打架鬥毆
冬月的天昏沉沉的,朱佑樘狀态不太好,針灸之後仍不見起色。
被李青扶着,朱佑樘倚在床頭,呼哧喘了一陣兒,這才道:“先生,對這次事件,你怎麼看?”
“皇上謀而後動,八月開始清查,短短數月就有如此大的成果,極好。”李青說。
朱佑樘卻是皺眉,道:“手腕太強硬了,過于急躁會出問題的。”
他滿臉擔憂。
李青輕笑道:“遲則生變,這是在觸犯根本利益,慢不得,慢了就做不成了。”
朱厚照确實有些激進,不過單就這事而言,李青還是持肯定态度的,不急,讓人家從容不迫的應對查賬?
真慢慢來又能清查出多少?
又會有多少糧倉失火?
間接會造成多大損失?
這些誰也說不出個具體,卻可以預見,數目會非常大。
弘治就是太過于注重穩定了,過于求穩并不可取,眼下的政治土壤也不能再延續弘治的執政思路了。
必須求變!
再穩重下去,文官可要上天了。
朱佑樘沒有反駁,隻是重重歎了口氣,他何嘗不知自己的缺點,隻是心态使然,對兒子如此激進,他始終放不下心。
“朕的時間不多了,先生可願入閣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