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守仁好笑又無奈,道:“皇上可否聽臣把話說完。”
“……說。”
“有祖輩的言傳身教,又有良好的教育資源,這也使得他們很聰明。”王守仁頓了下,“皇上可認同?”
朱厚照不爽點點頭。
王守仁這才繼續:“官紳世家這個團體,除非到了生死關頭才會舉家搬遷,大多時候,他們祖祖輩輩都隻在一個地方生活,哪怕……改朝換代。他們很少挪窩,因此,他們不會輕易涸澤而漁,不是說他們有良心,而是為了更長遠的發展。”
“就拿地主、佃戶,這種最常見的現象來說,地主擁有大量土地,可地裡是不會自己長出糧食的,必須要有人種地才行。”王守仁道,“地主若想佃戶租自家地種,最起碼要保障佃戶可以憑此生存下去,不然,地隻能荒着,不是嗎?”
“朕承認你說的有道理,可若長此以往的攫取利益,終有一天百姓會活不下去,進而……天下大亂,社稷危矣。”朱厚照沉聲說。
“皇上英明。”王守仁颔首:“問題必須要解決,可若想解決問題,首先清晰透徹的看明白問題本質,皇上以為然否?”
朱厚照緩緩平靜下來,剛升起的隔閡漸漸消弭,打趣道:
“你吃了幾年苦,确是成長了,嗯…,還是得多吃苦啊!改明朕把你流放雲..南,再吃它個幾年。”
第76章
你也欺朕?
王守仁笑笑,咂摸了下嘴,道:“皇上,有茶喝嗎?有點渴了。”
朱厚照白眼道:“話還沒說明白就想喝茶?呵呵!”
“上茶!”
王守仁忍俊不禁,說笑兩句,将僵硬的氣氛進一步緩和下來。
…
半盞茶之後,王守仁繼續說回兼并問題,道:“臣從……從實錄中得知,大明的兼并問題并不是緩步上漲的,從太祖至宣宗,兼并規模一直不大,真要說,多出自藩王宗室,官紳兼并确實不多,皇上可知為何?”
“因為……海商?”
“不錯。”王守仁颔首,“海商利益甚大,加之自太宗起,朝廷一直在轉移官紳的注意力,這才得以如此,可自正統朝起,兼并就逐漸放大了,不過,很快就又進入平緩階段,景泰朝前期又起勢一波,卻及時刹住了車,成化朝兼并反而減輕了些,再然後……”
王守仁沒明說,朱厚照卻也明白。
當着兒子罵老子,這都不能說是失禮了,何況對象還是皇帝。
雖然王守仁沒明着說出來,可換成其他人,那是連提都不敢提。
朱厚照悶聲為父皇挽尊,“弘治一朝,國泰民安。”
“嗯。”王守仁點點頭,見皇帝不爽,忙又補充,“先帝是難得的仁君,弘治一朝社稷安穩,工商業進一步興旺。”
朱厚照臉色稍稍緩和了些,道:“兼并問題朕會解決的!”
父債子償!
朱厚照自覺地把責任攬在身上。
王守仁寬慰道:“皇上,其實大明的土地兼并問題,哪怕是現在,也并不嚴重,你完全不用迫不及待。”
“還不嚴重?”
“實際來說……是這樣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