皇奶奶勸他安撫人心,生母讓他趕緊延續朱家香火……
沒人在意他的感受。
他很疲倦,想逃離,可……他是皇帝。
看似威風,實則苦悶,連私生活都要受人管制,這讓朱厚照非常反感。
可他又能如何?
漸漸地,朱厚照也皮了,不再動不動就大發雷霆,也不再表露自己的情緒,卻也沒有妥協。
群臣奏陳就沒斷過,不是勸他讓利于民,就是彈劾官宦弄權,要麼就是讓他廣納妃嫔,早日立國本,亦或者,直接罵他……
朱厚照被聒噪的不勝其煩。
慢慢的,他越來越沉默寡言,剛二十出頭的年紀,卻已顯得老成,再不是那個英姿勃發的少年了。
當皇帝難,當個有想法,欲有作為的皇帝更難。
有時候,他真想效仿老爹,亦或幹脆享受帝王生活算了,愛咋咋地。
可他又無法說服自己堕落。
他不想讓父皇失望,也不想讓兩個知己失望,他們都在拼,為大明拼,一個去大明各地,一個更是遠赴海外……
自己這個皇帝如何能放棄?
他不想背叛他們。
幸賴,群臣雖滿腔憤懑,但不敢、也不舍真撂挑子不幹,态度消極,機要事宜卻還是要辦,三廠一衛如狼似虎,他們再如何苦悶,也不敢在大事上弄過分了。且楊一清并未讓他久等,正德六年剛開春他就來京了。
在李東陽的力薦下,楊一清并未受到多大阻力,就順利入了閣。
不過,李東陽在楊一清入閣後,便遞交了辭呈,老頭子是真倦了,也老了,朱厚照便也沒強挽留,給了這個父親的股肱之臣極大的優待……
情況終于不再繼續惡化,可也沒有緩和,君臣之間離心離德。
朱厚照無奈何,隻能用最無奈的辦法——
拖!
拖到所有人漸漸适應,習慣,并無可奈何的接受。
這需要時間。
慶幸的是朱厚照頂住了,王守仁的代天巡狩也搞出了效果,情況逐漸有所好轉,雖不多,卻讓朱厚照有了信心。
重新堅定下來……
這個陣痛期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讓人适應下來,它需要挺長一段時間來習慣,所幸,朱厚照有時間……
枯燥且重複的生活節奏很無趣、苦悶,不過,正如王守仁所說,其實時間過得很快。
正德六年眨眼而過,
正德七年,
正德八年,
正德九年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