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不急這一時,住個十來天吧。”李青道,“海外格局,貿易上面的細節,以及跟西方展開貿易之後,帶來的海上貿易變動……這些都需要敲定個方略,議定之後我再走。”
聞言,朱厚照不禁黯然。
“朕知道你辛苦,可……”朱厚照苦笑自嘲,“罷了,誰讓朕是皇帝呢,你想歇就歇着吧,待歇夠了再來,朕允許你放松,可你不能一直放松下去。”
李青好笑道:“放心吧,我不是清閑的命,你不說,我也不會一直歇下去。”
朱厚照點點頭,道:“不管你承不承認,朕都堅定自己的判斷,其實你承認也沒關系。”
“承認什麼?”
“……随你吧。”朱厚照歎了口氣,道,“别天南海北的跑,朕會定期給李老侯爺寫信,你想知道朕的境況,可以去找他。”
李青不置可否,道:“說正事吧。”
“你就無私事與朕說?”
李青無奈,好笑道:“你都是成年人了,怎麼還跟小孩子似的啊?”
“當初你跟皇爺爺,就不是這樣的。”朱厚照悶聲說。
“你要能像他那般,我也會那樣對你。”
“你的意思是,朕這個皇帝做的不好?”
李青笑道:“挺好的,卻比不上你爺爺,至少現在還比不上,不過,我對你有信心。”
“好了,說正事吧。”李青清了清嗓子,正色道,“與西方的貿易,現階段利益盡量要集中于朝廷,佛郎機是個非常野蠻的國家,于公于私,目前都不應讓民間與其貿易往來。”
說到正事,朱厚照也認真起來,仔細想了想,道:
“這麼大的利潤不可能瞞得過人,而且那佛郎機與滿剌加一帶的小國交往密切,現階段的海上貿易幾乎都要走那段路,瞞不了人的。”
“這個我知道,不過,還是有辦法的。”李青道,“朝廷出錢收購民間商品,以高出市場利潤,堪比出海銷售的價格收購,沒了貨物,他們自然沒辦法跟佛郎機做生意了。”
朱厚照搖頭:“這個行不通,誠然,不出海就能和出海的利潤相當,他們會很樂意賣給朝廷,可這隻是最初階段,一旦高額利潤的秘密曝光,他們定然自己搞。”
“提前簽訂文書。”李青說。
“這倒是個法子,不過……在巨大利益面前,他們未必會老實本分。”
李青輕笑笑,道:“朝中有三廠一衛,他們不敢太過分,而且……有沖突并不一定是壞事。”
“這話怎麼說?”
“制造折中。”
“?”朱厚照沒聽懂。
李青笑問:“你說與佛郎機貿易的利潤大,還是地裡那點賦稅大?”
“根本沒法比……”朱厚照倏地明悟,“你是說,以此為籌碼,進而把田賦徹底嚴格落實下去?”
“不錯!”李青嚴肅道,“未來氣候如何變化尚可未知,糧食必須要想辦法穩住,至于海商利潤,讓利也無妨,就當藏富于民了,糧食卻不能放松了,得牢牢抓緊。”
頓了頓,“跟你說個事兒,交趾那邊的糧倉初見成效,可以往大明輸送了。”
“府庫現在不缺糧食,再等等吧。”
“不能等。”李青說道,“開荒本就投資大、回報緩,大明若不積極收購,人家哪裡來的動力?又不多,花不了朝廷幾個錢。再者,朱祁錦看到回頭錢之後,也能放心開荒不是?”